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浙江温州一座正在拆除的桥梁突然坍塌
[打印本页]
作者:
laruence
时间:
2009-2-12 13:50
标题:
浙江温州一座正在拆除的桥梁突然坍塌
方隆桥是当地700多个村民进出村子的主要通道记者 甘凌峰摄
通讯员 金建钰 王志军 游俊鹤
记者 甘凌峰 叶建良
昨天上午7:40左右,56岁的裘梦恩正站在桥上,用空压机紧张地对着桥面钻孔。这是他第一次干拆桥的活,到昨天才开工5天。和他一起站在桥面上的,还有3个工友。
“突然哗的一声,就像从天上掉下来一样,接着满眼都是水花……”老裘回忆说,很快他意识到是桥塌了,他摔下了十多米高的桥面。
老裘努力拨开压在头上的钢筋,爬上了岸。他无力地躺在河边,只感到浑身一阵阵剧痛。
六旬老汉穿着裤衩下河救人
老裘正在拆的桥位于温州市鹿城区上戍乡方隆村。64岁的村民金长德是第一时间赶来救援的人。
金长德家就在离桥头几米远的地方。他说,他当时正要上楼,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房子都跟着晃动。“我以为地震了,就跑出来看,才发现是桥塌了。”他看到有个人被压在钢筋水泥的桥体下面。
他立即跑回家,找来铁锹,换上雨鞋,只穿着裤衩就下河了。他老婆打电话报了警。
大桥坍塌时,老裘和54岁的周瑞通所在的桥面是斜着塌下去的。还有两个工人站在另一侧,那里的桥面是平着下塌的,因此两人安然无恙,他们和闻讯赶来的项目负责人金三豹也加入了施救行列。
8:35,4辆消防车、三十多名消防官兵赶到现场。由于老周身上压着十多吨重的桥面,身体又淹在水里,救援异常困难。
老周疼痛难忍,不停地喊救命。消防官兵利用凿岩机,开凿老周身上的桥面,同时掏空他身下的沙泥,又用水泵不停抽水,以免水淹了他的头。10:55,老周终于获救,被送往医院。中午12点多,他仍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
桥是怎么拆的?
坍塌的桥梁叫方隆桥,长36米,宽4米,1974年建成,是方隆村700多个村民进出村子的主要通道。村里要求拆掉这座危桥,在原地造一座新桥。
去年下半年,浙江瓯越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中标,负责方隆桥的拆建。今年2月7日,施工队伍入场拆桥。
“瓯越”的一份关于拆桥的文件显示,他们拆除的顺序依次是桥面、大梁、下拱面。
老裘就是工人之一。“我以前在建筑工地上打过桩,拆桥还是第一次。他们叫我来这里干活,我就来了。”老裘说,他们是从桥面的中间往两端拆的。
“听说公司里一开始对拆桥方案有不同看法。有人说应该从边上开始拆,但项目负责人说根据他以往的经验,都是从中间开始拆的。”“瓯越”的叶董事长告诉记者,后来项目负责人就按他自己的办法操作了。
而省里有关部门的专家说,一般拆桥前应当对桥梁做受力分析,如果这一步没有,很可能就会发生“V”字形折断,“因为桥两端向中间会有一股推力”。
按他的说法,为保险起见,从中间开始拆桥,最好要有支撑物。要是拆除时,桥两端都有危险的话,桥面则需要同步拆除。
拆桥的人都没有专业资质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该项目的负责人金三豹家。他妻子说,方隆桥的重建工程是他丈夫承包下来的,但拆原桥由另外几个人承包。也有村民反映,拆原桥是金三豹承包给自己亲戚的。
而叶董事长说,方隆桥的拆建工程都是由金三豹负责的。
他解释说,“瓯越”实行的是一种内部责任制,也就是公司的项目交给项目负责人做,完工后,项目负责人和公司利润分成。公司只负责派人监督施工,把好质量安全、进度关,进行技术指导等。
据了解,“瓯越”具有二级公路总承包资质。不过,金三豹和参与拆除方隆桥的工人只是普通的民工,并没有专业资质。“拆桥不要求资质。”叶董事长说。
事故发生后,由当地安监部门牵头,交通、公安等部门组成了事故调查认定小组,具体原因目前还在调查中。当地乡政府等单位组成的善后小组,也正在研究家属安抚、赔偿等善后事宜。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