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易纲:通胀基本消除 未来将防通缩
[打印本页]
作者:
岸上的猪
时间:
2008-12-19 08:20
标题:
易纲:通胀基本消除 未来将防通缩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昨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从目前情况来看,通货膨胀的压力在迅速减退,通货膨胀的威胁已经基本消除。
“我们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的政策考虑中,包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都是为了能够有效地防止可能的通货紧缩,以合理增加货币信贷供应,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易纲说。
日前公布的10月份一系列宏观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速显著放缓。1-10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2%,较1-9月27.6%的增幅略微回落,且低于分析师预测的27.5%;10月工业增加值创下近七年来最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回落至17个月以来新低;进口增幅下滑至2007年来低点。
在当天的会议上,易纲还表示,在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以前,我国的流动性存在一些过剩现象,而目前的流动性非常充裕。
易纲指出,尽管我国资本流入和流出的情形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目前资本流入和流出大体平衡。“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更加注重于监测资本流动,做好服务,改进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的管理。”易纲说。
易纲指出,今年前10个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66万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使得许多中小企业得到了贷款支持,今后还要发展包括票据融资在内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更多债券融资渠道。
“随着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贷款投放将进一步增加,我想许多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会得到明显缓解。”易纲说。(记者 李雁争)
2008年11月14日(星期五)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介绍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等方面的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穆虹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
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
扩大内需已成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穆虹: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和出现大的波动,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宏观经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努力稳定出口的同时,出台更加有力的措施扩大国内需求,其中,扩大内需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国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裕 资本流入和流出大体平衡
易纲:中国金融市场上的流动性总体是充裕的,在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以前,我们的流动性有一些过剩。目前我们的流动性是非常充裕的。尽管资本流入和流出的情形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目前资本流入和流出大体平衡。在管理上也是平衡管理的。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更加注重于监测资本流动,做好服务,改进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的管理。
中国以负责、稳健而非恐慌抛售的态度对待金融海啸
易纲:中国也有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不可避免地要投资到海外,我们对外汇投资也是非常负责任的。在危机的过程中,我们以一种负责的态度、一种稳健的态度来对待目前这场金融海啸,这样会使得利益相关方都会得到好处,并且能够使危机得到一种最好的有效的解决方案。
积极财政政策的特点:思路新、工具多、导向明
王军: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果断、正确、英明的决策。积极财政政策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九个字:一是“思路新”、二是“工具多”、三是“导向明”。
中国通胀威胁基本消除 未来更多考虑防止通缩
易纲:我们从去年一直到今年上半年主要是反通胀,中国政府成功地控制住了通货膨胀。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的政策考虑中,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都是为了能够有效地防止可能的通货紧缩,合理增加货币信贷供应,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点击进入专题<<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