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月、每季或者每年公布的CPI数据,也就是居民消费品物价指数数据,或者叫消费者物价指数数据,其实都是忽悠人的东西。鹰瞰在此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从中看出CPI数据告诉了人们什么,又向人们掩盖了什么。
我们首先假定市场只有一种消费品,该商品市场售价原来是5元,由于物价大幅上涨,本月其售价上涨了1元,即市场售价为6元,则CPI环比上涨了20%。这是第1个月的数据。
第2个月,物价继续上涨,该商品市场售价在第1个月的基础上又涨了1元,即市场售价为7元,则CPI环比上涨了16.67%。
第3个月,物价依然继续上涨,该商品市场售价在第2个月的基础上又涨了1元,即市场售价为8元,则CPI环比上涨了14.29%。
第4个月,物价还是继续上涨,该商品市场售价在第3个月的基础上又涨了1元,即市场售价为9元,则CPI环比上涨了12.50%。
......
第12个月,物价依旧继续上涨,该商品市场售价在第11个月的基础上又涨了1元,即市场售价为17元,则CPI环比上涨了6.25%。
......
第24个月,物价保持继续上涨,该商品市场售价在第23个月的基础上又涨了1元,即市场售价为29元,则CPI环比上涨了3.57%。
......
第N个月,物价一如既往的继续上涨,该商品市场售价在第N-1个月的基础上又涨了1元,即市场售价为N+5元,则CPI环比上涨了1/(N+5-1)%。只要N足够大,每月物价涨幅维持在1元左右,或者每月物价涨幅相对于N足够小,那么,CPI环比上涨将趋于0。
无论市场存在多少种商品,也无论每种商品的价格涨多涨少,道理和上例都是一样的。通过上边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虽然在一段时期里有关机构定期公布的CPI数据是下降的,但实际的物价却仍然在继续上涨。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定期公布的GDP等其它经济数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