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我们在伦敦当记者时,全世界以惊奇的眼光看到中国***一夜之间把专制独*、贪污腐化、被美国人贬称为“坏政府”当权的中国,变成一个独立民主、廉洁奉公、能团结全国人民振兴中华的新中国。我们结识的著名英国工党议员迈可?福特(Michael Foot)还特别表示对毛**的钦佩,他说,毛**的著作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合情合理、“常识满篇”(full of common sense)。福特先生的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在重温毛**《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读到那些号召全国团结、强调民主自由的娓娓动听的见解,抚今思昔,感触良多。
事隔一年,反右运动席卷中国。神州大地又在一夜之间从满怀激情、生动活泼的局面变得空气凝重、鸦雀无声。中国在世界的崇高威望也一落千丈。我们在伦敦又遇见福特先生,他很失望,坦率地说:“我真不理解,对你们自己的人民何必如此敌视。你们威望很高,又有强有力的政权,怕什么呢?”当时我们对国内这场政治运动也不理解,只能支支吾吾解释几句。此后福特先生再没有找过我们。后来一场又一场的政治运动给国家造成损害,给人民带来苦难,使中国的国际形象每况愈下。
在中国这样有着长期封建传统的大国实现现代化,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问题是中国没有言论自由的传统,忠心耿耿、为国为民、敢于直言的人往往受到打击,连一些对中国有纯朴感情的外国朋友提了一些意见也不例外。在抗战前期曾为中国作出贡献的燕京大学教授林迈可(Michael Lindsay)就因为直言而受冷落,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再次来访;建国前夕英国共产党派来帮助我国对外宣传工作多年的阿兰?魏宁顿(Alan Winnington)也被排斥,遗憾地返回英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我们在观察分析“世界如何看中国”这个大命题的时候,无法否认或回避中国在新闻报道和言论自由方面与国际水准还有不小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