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明博没有受到预期关注 首次访华有遗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8-11-12 10:3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明博没有受到预期关注 首次访华有遗憾
 韩国总统李明博结束对中国的第一次访问,于30日下午回国。李明博此次访问中国期间取得的最大成果,就是与中国国家主席胡Jintao通过会谈将两国关系从过去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然而李明博此行也有不少遗憾。
  
  >>相关链接:中国主动提出升格中韩关系 李明博到灾区试验实用外交
  
    韩国联合新闻通讯社报道,中韩两国决定从非战略关系提升为战略关系,虽然尚未达到军事同盟水平,但这意味着两国在政治、外交、安保、经济、文化、社会等所有领域的关系进一步拉近,变得更为密切。但由于中国发生地震,并且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的同期访问,因此李明博此次访华并没有受到预期的关注。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实际上,中方为李明博的此次访问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其一,李明博在访中期间会见了胡Jintao、中国总理温Jiabao、中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中国权力排行前四位中除中国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以外的所有人。据青瓦台介绍,外国首脑一次性会见3位中国国家领导人的情况非常罕见。双方还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实现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和平,建立了两国间的合作基础,这也是一项不小的成果。
  
    随着朝核问题迅速取得进展,六方会谈主席国中国的作用也变得更加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与中国“保持一致步调”,可以说为牵制朝鲜的“通美封南”政策建立了最基本的“安全装置”。
  
    双方还确立了关于推进韩中自由贸易协定(FTA)及金融市场开放等经贸领域的两国合作机制,这也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李明博的“吊唁外交”为巩固两国间的互信发挥了作用。李明博在与胡Jintao等两国政治、经济界领导人会面时,每次都向四川省大地震表示慰问。对此,中国也予以回报,首次允许外国首脑访问地震灾区。
  
    但由于中国发生地震,并且李明博和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同时访问中国大陆,因此李明博的访问并没有像起初预计的那样倍受关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
发表于 2008-11-12 10:33:39 | 只看该作者
就在韩国总统李明博访问北京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于例行记者会中说:“韩美军事伙伴关系是历史残留物,我们不能用过时的思维,来看待、对待或处理今日的国际和区域安全问题。”
  
    这话包含着什么意思?美韩军事伙伴关系对中国有了威胁吗?现在讲威胁也许早了些,但不久也许就可能产生,中方冷淡接待李明博以及外交部的发言,似乎并非在乎李明博之先访美日再到中国,而是意有所指。
  
    所指可能就是美韩反导弹系统的合作问题。不久前,韩国军方明白地说:政府正在考虑向美国提供防空导弹发射场地,并且要承担在韩国部署反导弹系统的部分费用。
  
    在金大中时代,韩国抗拒这项合作的理由很简单:韩国近在咫尺,朝鲜部署的大炮离首尔不过40公里,朝鲜导弹也许不多,大炮却很多,真正威胁韩国的是朝鲜的远程火炮,韩国何必花钱部署派不上用场的反导弹系统?
  
    但随着朝鲜不断试射导弹,卢武铉政府后期受不了保守派的不断施压,国防部不得不自己搞一套“韩式”反导弹系统,只对短程导弹有拦阻作用,而与美国及日本的反导弹系统不接轨。
  
    李明博的“大国党”现在执政,要与美国反导弹系统挂钩的呼声很高,国防部的上述透露就表示了其可能性。
  
    韩国国内反对的声浪却也很高,为什么?因为美国与日本的反导弹系统对象绝对不是朝鲜,以朝鲜那点核武力量,根本不值得这样做;其真正对象是俄罗斯与中国,美国为遂行战略目标,有必要与中俄对抗,但韩国如参与就是没事找事,把自己弄成美国的前线阵地而引火烧身。
  
    布什政府自2002年宣布部署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后,它的传统军事盟国都拒绝参与,目前参加者不过是日本、澳洲、英国、波兰、捷克而已。理由就如**外交部所说的,不应以冷战思维对待当前的国际和区域安全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10-13 03:5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