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陈云林应注意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laruence    时间: 2008-11-5 12:04
标题: 陈云林应注意什么
陈云林应注意什么
海协会长陈云林一行将于11月3日-7日率海协会代表团赴台访问。这是一个改善两岸关系的难得的机遇.但目前在台湾内部还有不少人对陈云林来台颇有微词.比如民进党就公开声称要发动民众上街游*抗议.要对陈云林怎样怎样.
我想陈这次去台不仅只是落实两会制度化协商,与海基会就两岸民众关心的、迫切希望解决的两岸海上海运直航、两岸货运包机、平日包机及建立两岸空中直达双向新航路、两岸全面通邮和两岸食品安全等经济、民生的议题进行协商这些事.同时也是大陆一次对台湾民众进行的一次公关活动.它的成败与否可以说是直接决定了今大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的看法,同时也决定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两岸关纟的走向.

因此我特别希望陈云林在台湾期间的活动有些是要注意的.为了迎接陈云林来台,台当局也做了一些准备,但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这些都会招来抗议,我想不光只是民进党有这样的想法.例如: 为了迎接陈云林来台.台北市政府28日晚间开始拆除台北市区插挂的“+++国国旗”,台当在陈来访期间部署了大量的警力等.我觉得这些对于陈云林来说都是没必要的.过去台湾的当局怎样运转现在陈云林来了还是怎样运转.这样才能更好的消除民众的疑虑,让民众觉得大陆是没有敌意的是真心真意地改善两岸关系的.更不能直接地大谈特谈两岸关纟等很敏感的政治话题.这样会让台湾民众特反感.在公关层面上很容易使大陆处于被动的情况的.我觉得陈云林最好深入民众中去了解他们对于两岸交流的看法. 大陆即将实行农村新政,农村将逐步迈向城镇化。这是另一个经济增长点。陈云林可以欢迎台湾参与大陆新农村的建设,但前提是:所有项目都必须通过环境评估,银行贷款必须有担保,劳工权益必须得到保障,征用土地必须获得大陆农民同意。
对于台独份子的攻击也可不必作太大的反应,这让我想起了53年前周恩来总理参加万隆会议时那掷地有声发言: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现在两岸民间的关纟跟当年的背景是如出一辙的. 周恩来巧妙的语言既申述了中国的立场,又给与会者留下了一种自我克制、通情达理的印象。最为重要的是,周恩来发言中一贯始终的中心思想———求同存异,实际上为与会国提供了互相合作的基本准则,而这也是后来被称为“万隆精神”的主干。如今大陆要真心实意地改善两岸关纟,就应当得有当年周总理那样的胆识和魄力以及公关技巧. 要让台湾在地的主人们知道并愿意听到,为什么两岸的发展应该连在一起?大陆为什么不能、不应该、也不会只顾抓住自己的发展机遇而不顾台湾,这些话都应令台民众动容以至动情。
当前两无论在政治泾济还是文化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要消除两岸间长期以来形成的隔阂,得需要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但愿陈云林此次来台能对两岸的交流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 清水煮音    时间: 2008-11-5 12:04
为什么我觉得没什么要注意的
本来就不是去干吗的.
太在意细节办不好事的
大方向把握了就行了

如果非要加个注意的话
那么就让他注意不要挨打吧
作者: lingq2080    时间: 2008-11-5 12:04
[/url]
为什么我觉得没什么要注意的
本来就不是去干吗的.
太在意细节办不好事的
大方向把握了就行了

如果非要加个注意的话
那么就让他注意不要挨打吧 ...
看来你还根本不了解台湾现在的局势,
民进党为了阻止陈云林访台而天天带
着不明事理的台湾人闹事,他们公开
称我们就是他们的“敌人”。陈水扁
又公开向台湾人放话说“谁发现陈云林
都可以将他打死。”上次民进党暴徒
打了张铭清,还不知道这次陈云林将
来如何?
作者: 清水煮音    时间: 2008-11-5 12:04
陈去林的安全大可不必太担心!老衲窃以为楼主说的很在理:《53年前周恩来总理参加万隆会议时那掷地有声发言: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现在两岸民间的关系跟当年的背景是如出一辙的. 周恩来巧妙的语言既申述了中国的立场,又给与会者留下了一种自我克制、通情达理的印象。最为重要的是,周恩来发言中一贯始终的中心思想———求同存异,实际上为与会国提供了互相合作的基本准则,而这也是后来被称为“万隆精神”的主干。如今大陆要真心实意地改善两岸关系就应当得有当年周总理那样的胆识和魄力以及公关技巧. 要让台湾的人们知道并愿意听到,为什么两岸的发展应该连在一起?大陆为什么不能、不应该、也不会只顾抓住自己的发展机遇而不顾台湾,这些话都应令台湾民众动容以至动情。》
作者: 清水煮音    时间: 2008-11-5 12:04
注意不要上当。
作者: 岸上的猪    时间: 2008-11-5 12:04
台湾“民主”成这样真厉害,还要围城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