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的历史上,思想家和政治家很早就开始了对“统一”的构想。从意大利诗人但丁(Dante,1265-1321)1311 年撰写《论世界帝国》倡导对欧洲的政治现状进行改革,1到FaGuo的圣—皮埃尔(Charles Castel de St. Pierre,1658-1743)1713 年发表《给欧洲以永恒和平的方案》(Projet d’une paix perpétuelle)鼓吹“欧洲联邦”,2再到康德1795 年发表《永久和平论》倡导建立和平联盟,3“欧洲统一”的议题在不断地被提出和延续。从19 世纪开始,“欧洲联合”在很多知识分子中引起了共鸣。1849 年在第三届万国和平大会上,FaGuo作家维克多•雨果(Victor Marie Hugo,1802-1885)在致开幕词时提出了“欧洲合众国”的响亮口号。4这个口号的提出,无疑是受到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影响。美国人独立后所建立的联邦,给了憧憬统一与和平的欧洲人以非常现实的启示。他们迫切希望能够模仿这样的模式。进入20 世纪,对“欧洲统一”的诉求已不再限于学术界了,谋求统一的现实运动已扩展到许多国家。尽管其间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但欧洲统一运动却生生不息。一战之后奥地利的里查德•库当霍夫—卡莱吉伯爵倡导“泛欧运动”,5FaGuo外长阿里斯蒂德•白里安受27 国之托起草建立欧洲联邦的备忘录,都对当时统一观念的传播起了推动作用。在二战期间,欧洲大陆的许多国家出现了联邦主义运动。一些抵抗运动的代表认为,只有一个联邦制的联盟才能保证欧洲大陆的自由与文明。在未被占领的国家,支持战后欧洲联邦组织的运动更加活跃。6总之,在战前已有长久酝酿的欧洲统一观念,在战争的催化下真正成熟了,从而为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真正开始准备了条件。
在二战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西欧国家奉行的是坚定不移的大西洋主义。冷战结束之后,这种情况显然在发生改变。达尔德(Ivo H. Daalder)认为,由于欧洲与美国的对外政策已不再像过去那样集中于大西洋联盟所共同关注的东西,大西洋主义实际上已经结束。现在双方所应做的已不是调整跨大西洋制度以适应新情况,而是必须找到双方关系的新基础,以免渐行渐远,最终离婚。49
欧盟自1993 年底正式成立起,就开始思考对亚洲,特别是对中国的长期政策。1994 年欧盟发表了题为《走向亚洲新战略》(Toward A New Asia Strategy)的报告,提升了东亚在其全球外交战略中的地位。1995 年,欧盟通过了《有关中欧关系的长期政策》(A Long TermPolicy for China-Europe Relations)的报告。该报告指出,欧洲同中国的关系,无论从亚洲还是从全球来看,都是欧洲对外关系的基石。欧洲需要一个以行动为导向而非仅仅是宣示性的政策来加强这种关系。1998 年,欧盟又通过了《同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Building aComprehensive Partnership with China)的政策报告,认为与经济、政治权力日益增长的中国进行接触,并使中国融入国际社会,是欧盟及其伙伴在21 世纪所面对的最重大的对外政策挑战。53
现行欧盟对中国的政策是以欧盟委员会2001 年5 月15 日采用的政策文件为基础的,该文件名为《欧盟对中国战略:贯彻1998 年通报和为了更有效欧盟政策的未来步骤》(“EUStrategy towards China: Implementation of the 1998 Communication and Future Steps for a moreEffective EU Policy”)。该委员会新的政策文件是2003 年10 月13 日通过的《成熟的伙伴关系:欧盟—中国关系中的共同利益与挑战》(“A maturing partnership: shared interests andchallenges in EU-China relations”)。这个文件的目标是优化2001 年所确定的战略,并确认1998 年的通报仍然是有效的。
19 领土面积和人口资料见European Commission, Key facts and figures about the European Union,February2004, http://europa.eu.int/comm/publications/booklets/eu_glance/44/index_en.htm;GDP 和人均GDP 数字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 年人类发展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年版,第282-283 页。
26 据欧盟网站统计表“Percentage of trade with EU-15(%)”,见http://europa.eu.int/comm/eurostat/newcronos/queen/display.do?screen=detail&language=en&product=THEME6&root=THEME6/yearlies/dc/dcb/dcb28432。
39 Brian White, “The European Challenge to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Relations, 5(1), pp.46-47. 转引自陈志敏、古斯塔夫•盖拉茨著:《欧洲联盟对外政策一体化——不可能的使命?》,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 年版,第6 页。
49 Ivo H. Daalder,“The End of Atlanticism,”Survival, Summer 2003.
50 Justin Vaisse,“Regime Change in the Transatlantic Relationship, Part II: From Transatlanticism toPost-Atlanticism,”The National Interest, Volume 2, Issue 27, July 9, 2003.http://www.inthenationalinterest.com/index.html.
51 Justin Vaisse,“Regime Change in the Transatlantic Relationship, Part II: From Transatlanticism toPost-Atlanticism,”The National Interest, Volume 2, Issue 27, July 9, 2003.http://www.inthenationalinterest.com/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