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国际恐怖主义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打印本页]

作者: lingq2080    时间: 2008-11-3 09:44
标题: 国际恐怖主义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冷战结束后,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已成为国际社会一大公害。从20 世纪80 年代起,
恐怖主义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9·11 事件”后成为国内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出
现了一大批论文和专著,提出了很多深刻的见解,深化了对国际恐怖主义的认识。

我国学者认为,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
及,恐怖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1.恐怖主义国际化或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国际恐怖主义网络和活动
也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在当今世界上,已形成了一个松散的国际恐怖主义网络,国际恐怖主
义把它的触角伸向了世界各地。以本·拉登为例,他控制和影响了从埃及到菲律宾的众多恐
怖组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联盟。

恐怖主义国际化是伴随着全球化进程而来的负面现象之一。恐怖主义的“国际”含义在
于:一是目标的国际化,二是行动的国际化,三是组织系统的国际化。恐怖主义对全球经济
和国际社会的破坏性加大。当今世界经济活动和人员交往的全球化进一步增强了“人气”对
国际经济和世界政治的影响力,恐怖袭击所造成的心理打击既直接关系到国际社会的经济状
况,也间接影响着各国政府的政策取向。另外,恐怖主义所依赖的经济来源日趋多元化、规
模化,有从传统的走私、贩毒、绑架勒索等向新经济领域渗透的迹象。

2.目的政治性和思想狂热性。恐怖主义活动的动机带有鲜明的政治性,恐怖活动的主
要目的不是消灭和摧毁行动目标,而是要制造恐惧和惊慌以影响公众的心理,造成特定的恐
怖气氛和政治压力,从而对政府和特定的社会团体形成压力和威慑,迫使对方(通常是政府、
社会团体)做出让步,以便达到政治报复、破坏统治秩序或影响政府内外政策的目的。

恐怖活动大多具有政治的或意识形态的动机,有着强烈的信仰支撑和精神动力。恐怖分
子的行为动机与一般暴力犯罪不同,其行为特征也不相同。他们思想顽固,精神狂热,行为
极端,根本不受法律、道德,传统和舆论的约束,具有****的特点。

3.主体组织性。现代恐怖主义活动通常以严密的组织形式出现。恐怖组织分工明确、
组织严密、活动诡秘,其人员的募集和训练、目标的选择、方案的制订、手段的运用、工具
的使用、力量的组织以及逃跑的路线和方法,一般事前都经过精心准备和密谋策划。

4.恐怖手段的高科技化。高科技的发展像一柄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给恐
怖分子提供了更有利的武器,也给人类带来了更大的灾难。恐怖活动和恐怖主义犯罪也向高
智能、高科技方向发展,以致传统的暗杀、爆炸、绑架、劫机、施毒等手段不断被使用的同
时,利用生物化学武器、核武器,计算机网络等进行恐怖活动也渐露苗头,且有进一步发展
之势。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恐怖活动暴力性增强,破坏能量增大。可以预见,一
旦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控制和掌握了城市生活的命脉和毁灭性的武器和技术,形成能够对环
境、对人类、对地球造成毁灭性破坏的能力和手段,其危害将无法估量。

5.恐怖方式的暴力性、残酷性。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袭击范围和对象在不断地扩大,
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趋势。如果说传统恐怖活动是“要更多的人看,而不是让更多的人死”
的话,现在的恐怖活动是“既要更多的人死,也要更多的人看”,无辜人群成为恐怖分子大
规模袭击的目标。以往的恐怖分子往往把矛头指向各国的政治领导人、外交官、军警人员、
跨国公司的经理等。但当前的国际恐怖主义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他们抛却了传统的恐
怖活动尽量不伤及一般平民的顾忌,而企图以大规模屠杀平民来向政府施加压力,或以此打
击政府威信,或破坏其国际形象。

现在恐怖主义在活动方式上已有重大变化,可谓五花八门,无所不用,恐怖活动从以
前的小规模袭击转化为大规模的进攻。“9·11 事件”表明恐怖活动的升级。恐怖分子在向
全世界表明自己有能力攻击世界上任何一个目标,所以有人说这不仅是对美国的攻击,而且
是对现代文明的攻击,是对全人类的挑战。恐怖主义已成为“21 世纪的政治瘟疫”,也有人
把它和政治腐败、环境污染并称为21 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威胁。

6.目标象征性。恐怖活动的袭击目标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这些目标之所以被选中,是
因为他们的身份、所在的地点或者其活动,象征着恐怖分子要反对、破坏或报复的制度、政
权或秩序。恐怖活动者与其具体侵害对象之间往往没有直接利害关系和现实联系。

7.以美国为目标的恐怖主义袭击愈演愈烈。冷战结束以后,将美国当做袭击目标的恐
怖活动呈上升趋势。据统计,近年来,美国遭到恐怖主义袭击的事件占世界此类事件的比重
分别是:1996 年为25%,1997 年为30%, 1998 年为35%。2001 年9 月11 日,国际恐怖主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义组织发动了有史以来针对美国的空前严重的袭击。

8.恐怖主义势力与民族***势力、宗教极端势力、邪教组织势力相互勾结,共谋“发
展”,恐怖主义组织间有进一步联合、合作的倾向。基于民族或种族分离主义、宗教矛盾引
发的恐怖活动异常活跃。冷战结束后,中东、南亚及欧洲一些国家的民族、宗教矛盾进一步
激化,由此引发的恐怖活动出现了许多爆发点。有学者将与宗教矛盾或宗教极端主义有关的
恐怖主义活动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与民族分离主义相结合的恐怖主义,历史最久而又最典型
的就是北爱尔兰的恐怖主义活动;二是以宗教极端主义为主的恐怖主义,伊斯兰极端主义已
成为当今世界分布最广、影响最大、危害最烈的恐怖活动,并且是国际恐怖主义的主要代表;
三是宗教膜拜团体的恐怖主义,即邪教恐怖主义。

9.现代大众传播系统对国际恐怖主义活动起到了刺激作用。大众媒体是影响恐怖主义
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它与恐怖主义的各自特点决定了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伙伴
关系”。某些媒体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恐怖主义的发展,同时也对政府开展反恐行动
产生了消极影响。虽然大众媒体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已为各国所认识,媒体也成为政府反恐行
动中的特殊武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媒体也被某些国家视为制造“恐怖主义”标签、
推行全球战略的工具。

10.极右翼制造的恐怖主义事件频繁。在冷战时期,相当一部分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是
在极“左”思潮指导下从事活动的,像德国的“红色军团(巴德尔一迈因霍夫集团)”、FaGuo
的“直接行动小组”、意大利的“红色旅”、日本的“赤军”、秘鲁的“光辉道路”等,都是
当时有名的极左翼恐怖主义组织。但是到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这些组织及其恐怖主义活
动日渐式微。

随着国际大环境的变化,以新纳粹为代表的极右翼种族主义势力在某些西方国家死灰复
燃。它们不断掀起极端种族主义的排外浪潮,宣扬新法西斯主义制造种种恐怖事件。对其深
层原因,也需进一步分析、思考。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