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释:
1 《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第6 卷,158 页。
2 《世界文明史》,第1 卷,286 页、332 页,商务印书馆,1995。
3 弗雷泽·卡梅伦:《大欧洲》(Fraser Cameron: The Wider Europe, Http://www.theepc.net/ 10 June 2003)。
4 东罗马帝国亦叫拜占廷帝国,因首都拜占廷而得名,中国史书上称为大秦。拜占廷即今日伊斯坦布尔。
5 “蛮族”是古希腊和罗马人对当时北方民族的蔑称,主要指日耳曼人、哥特人等。
6 《世界历史地图集》,144 页,三联书店,1982。
7 1387 年,为了继承波兰王位,立陶宛公国——这个欧洲的最后一个不信教的国家皈依天主教。
8 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信仰的时代),750-751 页,东方出版社,1999。
9 50 年代的波兰、匈牙利事件,60 年代的捷克事件,都应当是这种尝试。
10 佛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载〔美〕《国家利益》季刊,1989 年,夏季号(Francis Fuknyama: The End
of History? The National Interest, Summer 1989)。
11 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因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加入欧盟成了俄罗斯在欧盟的一块“飞地”,如果实行欧盟
的签证制度,将对来往于俄罗斯与“飞地”之间的公民极为不利。
12 〔美〕《世界政策杂志》2003 年秋季号文章《跨大西洋的愚蠢行为:北约与欧盟相互对立》(David P.Callo:
Transatlantic Folly: NATO vs the EU, World Policy Journal, Fall 2003)。
13 罗尔·芒德维尔:《巴黎与莫斯科之间的融洽关系》,载〔法〕《费加罗报》,2004 年4 月5 日 (Laure Mandeville:
Les relations entre Paris et Moscou au beau fixe, Le Figaro, Lundi 5 avril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