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约翰-伊肯贝里(G. John Ikenberry)是乔治敦大学地缘政治和国际法的彼得-F-克罗伊教授(Peter F. Krogh Professor,注1),并是美国的"德国马歇尔基金会"(the German Marshall Fund of the United States,注2)的大西洋事务会员(Transatlantic Fellow,注3)。
学者们把国际关系描述为主权国家在无秩序世界中的互动。根据经典的威斯特伐利亚国际秩序(Westphalian world order,注5),国家在其境内独占使用武力的权力,国际层面上的秩序则以国家权力的扩散渗透来维持。今天的单极世界彻底颠覆了威斯特伐利亚秩序。美国几乎独占在国际范围上使用武力的权力;同时,在国内事务方面,各国的机构和行为越来越接受国际--也就是,美国--的审查。911以来,布什政府对"有条件主权"和先发制人权力的坚持非常清楚地显示了这种变化。单极世界的发展和与之同时对国家主权的区别对待(unbundling of state sovereignty)酝酿一个不确定的新秩序。
注1:Peter F. Krogh Professor,教授的一种,以彼得-F-克罗伊博士命名。彼得-F-克罗伊(Peter F. Krogh),1970年至1995年任美国乔治敦大学沃尔什外交服务学院(Walsh School of Foreign Service)的系主任,他设立了这一教授名称,以发展地缘政治学和突出司法以及国际事务的重要位置。
注2:the German Marshall Fund of the United States,为设立在美国的机构,1972年由德国资助建立,是为了永久纪念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援助。此机构的主要目的是本着马歇尔精神,激励思想交流和扩大美国和欧洲的合作。
注3:Transatlantic Fellow,为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内部学者,其主要作用是针对大西洋两岸的重要议题构思创造性政策。
注4:Rudyard Kipling,英国作家(1865-1936),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在美西战争之后占领了菲律宾群岛,作为回应,1899年,他创作了《白种人的负担》一诗。他认为,白人统治并开化世界不但是他们的道德义务,而且是一种负担。
注5:Westphalian world order,威斯特伐利亚(Westphalia)为德国的一个邦,威斯特伐利亚国际秩序因1684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平协议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