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958年2月9日,在北海道的石狩郡荒山中发现了中国平民刘连仁。1944年9月,原籍山东省诸城的刘连仁被日本侵略军抓到北海道明治矿业公司的煤矿做劳工,因不堪忍受折磨逃出,藏身于荒山之中,直至被人发现。其遭遇引发了要求日本政府对4万被强掳的中国劳工事件进行赔礼道歉并给予赔偿的呼声。
② 1958年4月30日起在日本长崎市举办“中国邮票、剪纸、图片展”,会场里作为中日友好的象征悬挂两国国旗。开幕当天,在日本的台湾当局长崎“领事馆”要求降下五星红旗,遭到拒绝。5月2日,东京的台湾“大使馆”继续提出同样的无理要求,被再次拒绝。下午两名暴徒闯进会场,撕毁了中国的五星红旗,造成了侮辱中国尊严的政治事件。最后,两名暴徒被警察抓走后,很快得到释放。
① 徐之先主编:《中日关系三十年》,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① 【日】岛田政雄:《战后日中关系50年(1945-1994)》,田家农 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9页。
① 刘志明:《中国大众传媒与日本国家形象》(日文版),エピック 株式会社 1998年版,第129页。
① 朱建荣:“日本的中国观——冷战结束后的变化与趋势”,2001年1月31日,8月15日更新,http://japan.people.com.cn/2001/08/05/riben20010805_9654.html
① Daoqing Yang : Mirror for the future or the history card ?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y problem’, edited by Marie Söderberg,, Chinese-Japanese Relation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p17.
②吴寄南:《日本新生代政治家的崛起及其影响》,载《日本学刊》1996年第6期,第58页。
① 参见:夏冰《日本新意图:减对华经援》,载香港《亚洲周刊》2001年2月第1期。
① 刘小彪:《中日关系走向何方》,http://www.zhongguohun.com/data/2003-8-24047.html
② 卓南生:“出口转内销的日本‘新思维’——与吴学文教授对谈(三)”,载《联合早报》,2003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