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实主义在20世纪50年代的兴起和发展,约翰·赫茨(John H. Herz),他与卡尔(E.H. Carr)、摩根索(Hans Morgenthau)和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等人一道被公认为这一学派的奠基之父。[①]不过相比之下,他还是显得鲜为人知。虽然其“安全两难”模型在教科书上广为引用,在国际关系研究者中也已成为一种通行用法,但是他有关国际政治的大量论著很少受到关注。[②]然而,在重读赫茨的著述后,我们不禁疑惑用“现实主义”这个肤浅的标签来评价其思想的复杂性是否公允。实际上,他的大部分著作对现实主义教条作了相当多的保留。
因此,评估他对国际关系理论的贡献,首先,就这项工作本身而言,值得我们竭力而为;其次,赫茨的思想发展典型地反映了一位见证并研究过几乎整个20世纪(甚至更远)的知识分子的“朝圣之旅”。[③]1908年9月23日,赫茨出生于杜塞尔多夫,当时尚处于德皇统治时期。他原名汉斯·赫尔曼·赫茨(Hans Hermann Herz),是一对富裕的中产阶级犹太夫妇的长子。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成长起来的赫茨于1935年逃离了希特勒德国,迁往日内瓦,并最终在1938年定居美国。2005年12月26日,赫茨卒于纽约州斯卡斯代尔(Scarsdale)市,终年9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