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制度主义可以理解为国际政治学中新自由主义范式内注重制度作用的流派,笔者倾向于分为4类,即新自由制度主义、商业自由主义、共和自由主义和社会学自由主义。商业自由主义是指将自由贸易与和平相联系的理论,由理查德·柯布登和约翰·布赖特首先提出,理查德·罗斯克兰斯予以发展,集中表现在他的《贸易国的兴起》一书中;共和自由主义是指把民主与和平相联系的理论,源于汉娜·阿伦特对古希腊城邦制度的研究,强调公共生活(主要指政治生活)对于人的重要性,经过麦克尔·多伊尔的倡导而形成民主和平论;社会学自由主义是指把跨国交往与国际一体化相联系的理论。[3] “新自由制度主义”之“新”有两重含义,即“新的”“自由主义”与“新的”“制度主义”,而“制度”和“自由主义”又可以再做分解。约瑟夫·格里埃科( Joseph Grieco)表示,命名时注意到这一流派主要植根于自由主义传统( liberal tradition) ,它特别关注制度问题,包含的内容使它足以被称做自由制度主义的最新变种。笔者以为,其所包含的自由主义传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新的”自由主义对应于理想主义这一“老的”自由主义,即如秦亚青所言:“理想主义是自由主义在两次大战期间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新的”自由主义有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含义。
[3]参见苏长和:《自由主义与世界政治——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启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4 年第7 期,第15 ~20 页; Richard N. Rosecrance, The R ise of the Trading S tate: Comm erce and Conquest in the Modern World,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5;大卫·A . 鲍德温主编:《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第4、135页。苏长和所说的法律自由主义值得关注——想想法律经济学崛起的意义,我们有理由用法律自由主义替代上述社会学制度主义的位置。
[19]参见Theodore H. Cohen,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AddisonWesley Longman, Inc. , 2003, pp. 77 - 79; [美]罗伯特·吉尔平著,杨宇光等译:《全球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100页; [美]罗伯特·吉尔平著,杨宇光等译:《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9年版,第87~109页。
[22]John Gerald Ruggie, “International Responses to Technology: Concepts and Trends,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29, No. 3, Summer 1975, pp. 557 - 584; Stephen D. Krasner, ed. , International Regimes,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p. 2; Robert Keohan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 Boulder: Westpoint, 1989, pp. 3 - 4.
[23]苏长和:《自由主义与世界政治——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启示》,第15~20页。
[24]参见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第90~108页; John G. Ruggie, “International Regimes, Transactions, and Change: Embedded Liberalism in the Postwar Economic Order, ”In Stephen D. Krasner, ed. , International Regim es, pp. 195 - 232; Theodore H. Cohn, Global Political Econom y: Theory and Practice, pp. 97 -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