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中国新安全观
[打印本页]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6-8-15 12:34
标题:
中国新安全观
中国新安全观?<br />????<br />?????<br />??? 刘国新在《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1期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家关系的多边化、国际组织的多样化,安全问题日益超出其原有的内涵,向国家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扩展,甚至成为关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大战略问题。所以,有必要关注新安全观,研究新安全观。<br />???? 中国新安全观关注安全的综合性、共同性、普遍性、合作性等,单就概念而言,与各大国新安全观具有同一性,但中国对这些概念又赋予了不同的内容。因此,有必要做一界定。<br />???? 其一,从内涵上看,中国新安全观体现了安全的综合性。中国的综合安全观不仅将安全领域由军事、政治扩展到经济、科技、环境、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并关注恐怖主义、跨国犯罪、毒品走私、人道主义救援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在政治安全上有着强烈的主权意识。<br />???? 其二,从目标上看,中国新安全观寻求共同安全。中国奉行的“共同安全”认为,冷战后,国际安全最大的威胁来自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坚持冷战思维,在构筑国际安全秩序时片面追求自身的“绝对安全”,忽视全世界的普遍安全和别国的相对安全,将自己的安全凌驾于别国和世界的安全之上。中国强调将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安全就是国家安全以国际安全为依托。<br />???? 其三,从手段上看,中国新安全观以合作促安全。安全合作就是国家通过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的平等合作,扩大共同的利益基础实现地区和全球的安全。安全合作,首先是指合作模式的广泛性,既包括具有较强约束力的多边安全机制,也包括具有论坛性质的多边安全对话,旨在增进信任的双边安全磋商,还包括具有学术性质的非官方安全对话等。促进经济利益的融合,也是维护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其次是合作参与者的包容性,不仅是指发展模式和观点一致国家之间的合作,也包括发展模式和观点不一致国家之间的合作。兼容并蓄,增进合作,才有利于共同进步和发展。再次是对话的制度性,各国应建立定期对话机制,通过正式讨论带来长远利益。<br />????<br />
作者:
海岸
时间:
2006-8-21 17:15
<p>新安全观符合中国发展的需要,也适应当今的国际形式;有利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博弈,能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p>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