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用“公共外交”推动中日关系前进 [打印本页]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6-8-11 00:03
标题: 用“公共外交”推动中日关系前进
?<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00">用“公共外交”推动中日关系前进</font><br /><br />  <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00">[今日关注]</font><font color="#0000ff"></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ff">今年9月小泉即将卸任,中日之间新一轮的政治外交正紧锣密鼓地展开。大国外交始终是精英控制,两国政治人物的作为对两国关系影响甚大;但两国民间,特别是来自一些非政府组织和机构的推动和斡旋,对促进友好交流和理解,拉近两国关系,也至关重要!我们注意到两条消息: <br /><br />  一是:<a href="http://www.chinadaily.com.cn/hqkx/2006-08/04/content_657036.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8000"><b>安倍讲话与日本外交的转变兆头</b></font></a> <br />  二是:<a href="http://news.sohu.com/s2006/rizhongduihua/"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8000"><b>网友与日本政要网上对话活动(中国日报主办)</b></font></a> <br /><br />两条消息都是非政府场合的对话和交流,但传达的是重要的信息。这再次提醒我们,对于精英控制的大国外交而言,民间和非政府机构间对话不可忽视,有时甚至盖过正式沟通的重要性。</font> <br /><br />欢迎讨论:<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00">改善中日关系,民间能做些什么?</font> <br /><br />内容提要: <br /><br /><b>中日两国之间应该展开内容和内涵更为丰富的“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公共外交的作用主要就是要通过两国间多渠道的交流,促进两国公众之间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为两国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提供广泛的民意基础,意味深远。</b> <br /><br /><br /><br /><font color="#0000ff"><b>赵启正:用“公共外交”推动中日关系前进 </b></font><br /><br /><br /><a href="http://www.XINHUANET.com" target="_blank"><a href="http://www.XINHUANET.com" target="_blank">www.XINHUANET.com</a></a>  2006年08月04日 12:37:48  来源:中国日报网站 <br /><br /><img src="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8/04/xin_1820803041237484289834.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r />全国政协外事委赵启正副主任在论坛上发言。 <br /><br />环球在线消息:在2006年8月3日于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二届“北京·东京”论坛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赵启正在发言中表示,为了改善中日关系,两国之间应该展开内容和内涵更为丰富的“公共外交”。 <br /><br />赵启正同志在发言中指出, 关于中日关系的基本原则。中日两国间三个政治文件中规定的中日关系的基本原则不是哪一方从自己的角度单独提出来的。实际上体现为双方领导人对各自民族和双方共同利益的维护。 <br /><br />日本经济即将走出“失去的10年”。相形之下,中日关系是否能够走出“倒退的5年”呢?面对严重的政治障碍,我们不能静观,因为我们不是局外人;我们不能束手无策,因为我们相信事在人为。 <br /><br />中日关系不仅对于两国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极为重要,而且对于整个亚洲的未来也极为重要。毫无疑问,这也是双方的共识。 <br /><br />在中国的双边关系史上,历史交往最多,中日两国文化血脉上相融最深。开创日本律宗的中国唐朝鉴真和尚1000多年前,在回答日本僧学恳请其东渡传法时回答说,“日本是有缘之国”。这个“有缘”两个字深意非常。它既是指日本与佛法方面的缘分,也是指中日之间在地理、历史、文化和宗教上的缘分。中日之间的缘分长存至今,并相信会继续发扬。 <br /><br />尽管政治问题严重,这两年,中日之间的文化“暖流”仍十分瞩目,以文化交流促进两国关系的改善是有效方法。 <br /><br />中日两国之间应该展开内容和内涵更为丰富的“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公共外交的作用主要就是要通过两国间多渠道的交流,促进两国公众之间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为两国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提供广泛的民意基础,意味深远。 <br /><br />中日两国媒体在报道的角度、方式等方面有差异,这是容易理解的,但一定要避免因为一些新闻观的差异和不负责任的报道最终加深误解甚至使问题严重化。以史为鉴,心态平和,客观友善,充分地沟通两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信息,至关重要。同时,两国媒体应当展开更多的合作。 <br /><br />第二届“北京-东京”论坛由中国日报社、北京大学和日本言论NPO组织主办,旨在通过中日两国政治、经济、媒体和学术领域代表的直接对话,促进两国相互理解。共有来自中日两国的60余名代表与会。中国驻日大使王毅和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到会致辞。(周晓鹏) <br /><br /><br />欢迎讨论:<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00">改善中日关系,民间能做些什么?</font> <br /><br />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