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要用好小泉"拜鬼秀" 这个“活教材”
[打印本页]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6-8-10 20:08
标题:
要用好小泉"拜鬼秀" 这个“活教材”
<table cellpadding="5" width="95%" border="0"><tr><td class="t14l14" align="center" colspan="2"><b>要用好小泉\\"拜鬼秀" 这个“活教材” <img src="http://www.qglt.com/img/recomm.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b></td></tr><tr><td width="50%">[<a href="http://www.qglt.com/bbs/GetGuestInfo?GuestID=775156238" target="_blank">梦蝶庄生919</a>] 于 2006-08-08 19:06:22上贴</td></tr></table><hr /><table width="100%" border="0"><tr><td width="100%"><font size="3">八月十五日二战终战日即将来临。可以想象,一意孤行的日本首相小泉将在下台之前继续玩把“拜鬼秀”,选择这个特殊的日子参拜靖国神社,以此作为他卸任首相的“告别演出”。中国除了抗议和谴责外,可别忘了这个乌烟瘴气的“拜鬼秀”,也是难得的“活教材”呀! <br /><br />人道是,狗改吃屎也难。天性如此,难道你还存有幻想不成?在我看来,小泉“拜鬼秀”并无太多值得大惊小怪的地方。参拜靖国神社作为中日关系的睛雨表和风向标,置于国际风云变幻和中日关系演进的大背景下才可以看得更加清楚、真切。冷战后,苏联解体,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中国崛起态势明显,维系中日关系的基础发生结构性变化,历史上中日一强一弱的局面正在向两强并立的方向发展。如何共同迎接两强共荣而不是两虎相争时代的到来?显然,在这样的历史课题面前,日本政治家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历史穿透力和战略视野。日本国内政治生态加速右倾化,挟美自重、以美治华成为冷战后日本外交的突出特点,通过强化日美同盟实现政治大国、军事大国的抱负急剧膨胀,并成为日本政客“屡败屡战”,痴心不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持续实践。在这样的国际战略与对华战略指引下,小泉的身份与政治邪教的教主无异,参拜靖国神社作为坚持错误历史观、为军国主义招魂的招牌性动作,与日本荒唐历史观、狭隘国际观、野蛮战略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犹如毒化日本国内政治环境、点燃日本国民再次走向狂热的魔笛,决无轻易放下的道理。近期以至中期,中日关系都将处在一个复杂而艰难的战略磨合期,不容我们一厢情愿地想当然,而靖国神社的交锋自然也是贯穿始终的一大焦点,不可能因为个别领导人的更替就发生重大变化。在这个意义上,看轻小泉之流的“拜鬼秀”顺理成章——这不是什么高明的战略,而只是低劣的伎俩。有的朋友老是说,哎呀呀,不得了了,天塌下来了!至于吗?一个小泉能把天捅破?未免也太高估日本人、日本政治家的水平和能力了吧! <br /><br />当然,我讲的“看轻”,是从战略上而言的,与一味示弱的“鸵鸟政策”是两码事,希望不要被误读。在操作层面上,我认为,“抗议和谴责”的不可少,而这恐怕将是相当长时期的对日外交“作业”,你想少做两道题也不成,人家逼着嘛!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不必满足于简单的张飞、鲁智深“招法”,不妨多考虑一下:如何废物利用,将日本政客“拜鬼秀”作为“活教材”开发呢?这上面恐怕大有文章可做。 <br /><br />第一,是教育我国国人。在弱者面前,你别指望富人家的狗给你唱出好听的调。人与人之间和平共处要靠互相尊重,人与狗相处时则有必要练好“打狗棒法”。你让狗服了,它听话了,人狗相处其乐融融,也是对它好,对不对?小泉“拜鬼秀”是坏事还是好事?要我说,只要我们从容应对,坏事也可以变为好事。孟子教导我们,“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日本政客咄咄逼人、明目张胆的“拜鬼秀”如果没能教育、刺激国民,难道反倒靠商家促销中出现的日本“军服秀”之类来教育国民的忧患意识?(恐怕那样教育的成果是体现在汉奸意识上了吧!)重视“拜鬼秀”吧!那样至少我们不会重演“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一幕。今天,我们需要很好地纪念抗日战争,宣传抗日民族精神,从领导人开始全民唱响《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在一个昂扬向上、团结觉悟起来的伟大民族面前,一切敌人的丑恶表演都是徒劳的,终将成为历史的笑柄。 <br /><br />第二,是教育世界人民。我们看到,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海德致函众议院议长,要求即将访美的小泉只有承诺在任期内不再参拜靖国神社,才能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醒日本应以“最真诚的态度”对待历史,以免历史悲剧重演,并要求小泉为修复与邻国的关系作出“重要姿态”;瑞典首相佩尔松则向小泉当面表示对其坚持参拜靖国神社的不解。澳大利亚学者利姆也撰文说,日本曾残酷奴役澳大利亚战俘,靖国神社游就馆内陈列着泰缅铁路上使用过的机车,“是对每个澳大利亚人的侮辱”。他指出,日本并非只与中国、韩国之间存在历史问题,日本与美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国之间也有历史问题。这些来自亚洲之外的声音清楚地表明,靖国神社问题不仅是亚洲的问题,也是世界的问题。靖国神社问题,不仅造成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在历史认知上的尖锐对立,更严重挑战了全世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动者侵略责任的历史公论。中韩为首,应努力建立包括美、英、澳等国在内的统一战线,放弃单打独斗的方式,破除日本右翼保守势力以政治上全面投靠美英,换取美英在历史问题上让步的企图。用事实告知国际社会,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已成为亚太地区新的不稳定因素,如果任其蔓延,势将危害包括美英澳在内的国际社会,同时也会给日本人民带来沉重的代价。事实上,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赖肖尔东亚研究所负责人肯特·卡尔达接受日本《朝日新闻》专访时,也告诫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将削弱日本外交。他指出,在国际舆论战中,历史问题可能让日本败北。“在日本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问题上,只要历史问题不解决,实现恐怕很难。” <br /><br />第三,是教育日本国民。我们决不可以想当然地认为参拜靖国神社只是极少数政客的把戏,而普通民众都是反对的,进而想当然地认为只要DADAO几个这样的政客头子就万事大吉了。应该看到,由于战后没有进行彻底的政治清算,日本国内错误历史观对民众的毒害相当浓厚。在这方面,如果教育引导普通日本国民树立正确历史观任重而道远。我们看到,7月20日,一向以经济报道为主、政治色彩不怎么浓厚、内容相对较为客观的《日本经济新闻》推出有关昭和天皇对靖国神社看法的“重型炮弹”,头版显要位置刊载文章,通过已故的前任宫内厅长官富田朝彦的笔记披露,已故昭和天皇裕仁曾对靖国神社合祭二战甲级战犯表示强烈不满,因此他从1978年合祭后没有再参拜靖国神社。作为记载了昭和天皇不再参拜靖国神社缘由的记述,“富田笔记”披露后,据日本各大媒体的最新民意调查,反对首相参拜的民众约占60%,比半年前上升10多个百分点,财务大臣谷垣祯一等政要也明确表示反对“靖国参拜”。事实和真理在我们手里,我们也要敢于并善于面向日本普通民众多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寄希望于日本人民。 </font></td></tr></table>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