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风暴核心是证券化 IMF诊脉124起银行危机 [打印本页]

作者: laruence    时间: 2008-9-27 12:44
标题: 风暴核心是证券化 IMF诊脉124起银行危机
正愈演愈烈的华尔街金融危机究竟将耗掉美国多少资金才能平息,或许是目前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7000亿美元够吗?更进一步,美国政府参与危机的行动,最终将获利丰厚还是以亏损收场?

“由银行危机带来的净财政支出是非常巨大的,平均约占GDP的13.3%,平均来看,用于银行业资本重组的财政支出中,能恢复的比例只有18%,而在危机开始的前4年中,真实GDP的损失平均达到2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9月份刚刚公布的一份工作报告指出。
“这意味着,政府要想在任何资本重组中获利的可能性基本上微乎其微。”美林在总结IMF上述报告时表示。
“尽管该救市计划能够解燃眉之急,但这并不是一个能够彻底解决金融机构顽疾的方法。”标准普尔的最新报告称。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124起银行危机
这份名为《系统性银行危机:一个新数据库》的报告,主要针对1970-2007年的系统性银行危机进行研究,并总结了当时为解决危机而采取的政策对策。报告详细披露了37个国家发生的42次系统性银行危机中实行的危机遏制和危机解决政策的数据,另外还包括货币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数据,可谓目前最全面的银行危机数据。
该研究发现,在过去的27年全球共发生了124起银行危机。其中,1990年代初期是银行危机的频发期,到1995年时发生了最多的13起,而最近几年,银行危机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IMF指出,银行危机存在一定的共性。而这种共性或许可以为投资者理解当前的危机提供更好的角度。
比如,55%的银行危机都伴有货币危机;而很多银行危机都始于信贷扩张,该比例占到全部银行危机的30%,一般来说,危机发作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平均可达25%;而危机开始之前,宏观经济通常就已经转弱,财政赤字、经常性账户赤字、通货膨胀已经提前出现。
在危机的处理阶段,IMF认为,该阶段应该分成两段,首先是危机遏制阶段,最后才是危机解决阶段。
在危机遏制阶段中,通常的特征包括:71%的危机遏制中,都采用了大量的流动性支持,历史上最高的流动性支持数量惊人,达到了存款总量的28%!而在29%的案例中,都曾使用了一揽子担保政策来恢复信心,该政策的平均期限约为53个月。
银行危机的特点
在最后一步的危机解决阶段中,IMF概括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监管宽容延长,在此期间,银行被允许通过夸大自己的资本金来a避免贷款供应收缩带来的损失,有67%的案例如此,而在35%的情况下,银行尽管技术上已经破产,但却不会被监管干预,在73%的情况下,谨慎监管的原则被放弃或者没有完全执行。
“目前来看,监管宽容实际上是起到了反作用,因为银行会在政府未来开支中,冒更多的风险。”IMF指出。
另一特点是,在这一阶段,有86%的情况下,政府干预通常是以银行倒闭、国有化或者支持并购的形式进行;51%的情况下,危机都会经历向外国机构出售资产的阶段;此时,越多的银行倒闭,就意味着财政成本越高;而一揽子担保计划,则有效的减少了银行倒闭的情况;48%的情况下,都曾成立了银行重组机构;60%的情况下,都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来处理不良资产;76%的情况下,银行都被政府重新调整资本金,主要是通过现金、政府债权或者次级债等方式进行,而在资本重组中,通常都伴有约束性条款;平均来看,政府在资本重组中付出的成本约占到GDP的6%;从积极的方面看,资本充足减少了输出性亏损;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一般都是中性的,而财政政策都是扩张性的;等等。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