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27日看点:医检确定太空漫步者 附近200块陨石
[打印本页]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9-27 09:49
标题:
27日看点:医检确定太空漫步者 附近200块陨石
27日看点:医检确定太空漫步者 附近200块陨石
--------------------------------------------------------------------------------
2008-09-27 07:4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 樊永强)9月27日是神七飞行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天。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26日下午宣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预计将于27日下午16时30分前后实施舱外行走活动。
神七飞行进入第三天的精彩看点,也将主要围绕中国人的首次太空行走展开。
看点一:航天员轮换休息准备出舱
27日上午,3名航天员将交替休息,为即将进行的舱外活动养精蓄锐。
“第一次实施舱外活动,难度和风险前所未有。”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研计划部部长陈宏敏说,“出舱活动前,航天员要做的准备工作将非常严谨而细致,首先需要的就是调整好身体和心理状态。”
陈宏敏说,飞船发射升空以来,3名航天员出色完成了舱外航天服组装、适应性训练等各项任务,体力消耗很大,需要通过充足的休息进行恢复,把身体和心理状况调整到最佳。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9-27 09:49
看点二:中国人首次漫步太空
如果各系统状态满足出舱活动要求,航天员将如期在27日中午开始出舱准备。
持续三四个小时的准备活动中,两名航天员将依次完成穿好舱外航天服、气闸舱泄压、吸氧排氮等过程。
当轨道舱内达到接近零压力的状态后,一名航天员将择机打开舱门,跨入太空。
完成舱外活动任务后,航天员将经历返回轨道舱、关闭舱门、气闸舱复压等过程,结束舱外活动阶段。
“舱外活动对航天员和地面操作人员来说,是"双重考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舱外航天员需要在另一位航天员的配合下按计划完成空间润滑材料等实验项目,地面人员则要保证“天地”联系畅通并提供必要的支持。任何一个细节都直接影响出舱活动的成败。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9-27 09:49
看点三:释放伴飞小卫星
按照飞行计划,27日晚上,航天员出舱活动结束后,将释放伴飞小卫星。
小卫星伴随大型航天器飞行是各航天大国争相发展的一项前沿技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常务副总设计师赵光恒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通过这项实验,将检验对两个航天器进行相对运动控制的能力。”
赵光恒介绍,飞船返回地面后,小卫星经过多天多次变轨,逐步逼近留在太空的轨道舱,最终形成绕飞。
【相关报道】200多块陨石在神七附近 不会影响航天员出舱 来源:人民网
主持人:如果在神七有没有可能会碰到太空的陨石,如果碰到怎么办?
郭忠来:关于太空陨石,专门有空间碎片专家组,之前经过严格计算,据我了解有两百多块陨石在附近,后来经过严格计算以后,这两百多块对神七出舱活动没有任何影响,连黄色区域都没有进入。 (本文来源:人民网 )
【相关报道】盘点今日看点 今日医检最后确定太空漫步者 新京报
3名航天员经两次太空医检确认身体状况良好,经组装测试“飞天”、“海鹰”出舱服良好
本报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建启昨日在北京航天城表示,神七上3名航天员都具备出舱能力,至于最后由谁执行出舱任务,将要经过今天最后一次医学检查确认。
张建启介绍说,从目前的表现来看,神七上面的3名航天员都可以执行出舱任务。今天,他们将进行最后一次医学检查确认,然后总指挥部将召开会议,听取飞控中心和航天员训练中心的意见,综合决定由哪名航天员出舱。
昨晚10时44分,航天员已经开始穿舱外航天服进行在轨训练。张建启指出,截止到昨晚,3名航天员已经经过两次医学检查确认,身体状况非常好,心血管、呼吸一切正常。
张建启介绍说,经过组装测试,显示“飞天”、“海鹰”两套出舱服都十分良好,完全具备出舱条件。对于航天服组装程序比计划慢了一小时,张建启表示,这是由于太空环境和地面不同造成的,但是后面留有多余时间,可以赶上进度。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9-27 09:50
■ 分工
神七乘组第一次设置了指令长岗位。担任这个岗位的是01号航天员,他同时也是出舱航天员。02号和03号分别为轨道舱航天员和返回舱值守航天员。
太空生活24小时
人间一昼夜,天上16日。在发射升空的24小时里,神七航天员经历了16个日出日落,飞行了大约68万公里。
衣 首穿舱外航天服
从出征到发射升空,3名航天员都穿着白色的舱内航天服。飞船入轨1个多小时后,翟志刚进入轨道舱,为大家取来了蓝色的舱内工作服。
工作服用特殊的防静电棉布做成,具有防火阻燃的性能,价值约3000元人民币。中国航天人历经10年研制的舱内航天服重约11公斤,价值数十万元人民币。
26日10时许就开始启封的舱外服,目前已组装完毕,但测试和在轨训练工作仍在持续。所有“穿衣”的准备工作预计于27日凌晨全部完成。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9-27 09:50
食 调味包调整饭菜味道
这一天里,航天员分别在25日晚上、26日上午和下午吃了3顿饭。因为工作的紧张,3名航天员轮换吃饭。
此前,中国航天员的“大厨”、航天员中心航天食品营养代谢研究室主任陈斌向记者透露,神七飞船上的食品更加丰富,航天员能在太空中第一次吃上真正意义上的炒菜,还可以通过各种调味包来调整饭菜的味道。
睡 每天睡眠4到8小时
26日上午的画面显示,在返回舱里值守的景海鹏半躺在坐椅上,安静地睡觉。神七飞行中,每人每天安排了4到8小时的睡眠。
神舟飞船的睡袋固定在轨道舱的舱壁上。这种用保暖织物和羊绒絮片做成的睡袋,重量不到两公斤。航天员钻进睡袋,一拉拉链,就可以睡觉。在微重力条件下,睡觉不受姿势的限制,可以躺着睡、坐着睡、站着睡,甚至倒立着睡。
全程跟踪表明,航天员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良好,各项数据指标正常。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9-27 09:52
■ 神七日志
第二天 9月26日
第一顿美餐
零时20分,翟志刚、景海鹏开始第一次睡眠。1个小时之前,3名航天员在太空吃上了第一顿美餐。
成功变轨
4时03分,飞船启动变轨程序。约64秒后,飞船又进入平稳飞行状态,变轨结束,飞船运行在距地球表面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上。
“飞天”启封
10时20分许,翟志刚和刘伯明开始进行轨道舱状态检查和舱外航天服组装、测试。翟志刚在刘伯明协助下,进行安装。
适应训练
晚上,舱外航天服组装完毕,两名航天员开始对服装的气密性和各项功能进行检测。景海鹏依然在返回舱值守,随时监控飞船运行工况。
■ 今日看点
进入气闸舱
11时左右,出舱准备,两名航天员将进入到轨道舱,另一名航天员在返回舱值守。期间,宇航员继续对宇航服进行测试。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9-27 09:52
■ 神七日志
第二天 9月26日
第一顿美餐
零时20分,翟志刚、景海鹏开始第一次睡眠。1个小时之前,3名航天员在太空吃上了第一顿美餐。
成功变轨
4时03分,飞船启动变轨程序。约64秒后,飞船又进入平稳飞行状态,变轨结束,飞船运行在距地球表面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上。
“飞天”启封
10时20分许,翟志刚和刘伯明开始进行轨道舱状态检查和舱外航天服组装、测试。翟志刚在刘伯明协助下,进行安装。
适应训练
晚上,舱外航天服组装完毕,两名航天员开始对服装的气密性和各项功能进行检测。景海鹏依然在返回舱值守,随时监控飞船运行工况。
■ 今日看点
进入气闸舱
11时左右,出舱准备,两名航天员将进入到轨道舱,另一名航天员在返回舱值守。期间,宇航员继续对宇航服进行测试。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9-27 09:55
■ 神七日志
第二天 9月26日
第一顿美餐
零时20分,翟志刚、景海鹏开始第一次睡眠。1个小时之前,3名航天员在太空吃上了第一顿美餐。
成功变轨
4时03分,飞船启动变轨程序。约64秒后,飞船又进入平稳飞行状态,变轨结束,飞船运行在距地球表面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上。
“飞天”启封
10时20分许,翟志刚和刘伯明开始进行轨道舱状态检查和舱外航天服组装、测试。翟志刚在刘伯明协助下,进行安装。
适应训练
晚上,舱外航天服组装完毕,两名航天员开始对服装的气密性和各项功能进行检测。景海鹏依然在返回舱值守,随时监控飞船运行工况。
■ 今日看点
进入气闸舱
11时左右,出舱准备,两名航天员将进入到轨道舱,另一名航天员在返回舱值守。期间,宇航员继续对宇航服进行测试。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8-9-27 09:58
27日看点:医检确定太空漫步者 附近200块陨石
--------------------------------------------------------------------------------
2008-09-27 07:48 来源:新华网
穿上舱外服
13时30分左右,关闭返回舱门后,两名宇航员分别穿上国产的“飞天”舱外服和俄制的“海鹰”舱外服。经过昨天的模拟训练,两名航天员将能比较熟练地穿上舱外服,穿衣时间大约花费15分钟。
太空行走取实验样品
16时30分左右,一名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并取回飞船外的实验样品,交给另一名留在舱内的航天员。持续大约半小时后,舱外活动结束,航天员回到轨道舱。18时左右,两人从气闸舱回到返回舱。
放小卫星
19时19分,小卫星由航天员按动操作按钮释放。专家介绍,释放小卫星的操作由地面和飞船都可以完成。小卫星将以0.65米/秒的速度和飞船分离,小伴星携带一个摄像系统,在脱离飞船的过程中,将对飞船进行20分钟的拍摄,然后传回地面。
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社
本报记者 鲍颖 通讯员 李华泽 李筱梅 报道
作者:
greatteapot88
时间:
2008-9-30 09:14
标题:
我国2011年发射空间实验室
我国3年后将发射空间实验室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昨天晚上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11年我国将发射空间实验室上太空,2020年将建成载人空间站。
9月29日,3名神七航天员在机场向欢迎人群敬礼…
王兆耀在回答记者有关载人登月的提问时表示,根据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突破出舱活动技术之后,也就是完成“神七”任务之后,我国将要突破载人航天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然后再研制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王兆耀透露,初步计划,我国将在2011年左右发射一个空间目标飞行器,“也就是刚才所说的简易的空间实验室,之后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与之对接,进行交互对接试验。”他说,根据我国的载人航天规划,我国初步计划在2020年左右建成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至于何时载人登月,王兆耀说,适时地启动载人登月有关技术的攻关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国人一定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实现登上月球的宏伟设想,“但是何时实施这项工程,因为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还将组织专家进一步的充分论证。”
作者:
greatteapot88
时间:
2008-9-30 09:17
标题:
中国航天事业未来发展形势 2010-2011年底发射天宫一号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建启昨日称,中国将于2010年—2011年底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别与神八、神九、神十对接。
据悉,“天宫一号”重8吨,类似于一个小型空间实验站,将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发射“天宫一号”之后的两年中,中国将相继发射神八、神九、神十分别与其对接。
神七飞船副总指挥、副总设计师秦文波表示,神一到神七飞船都有变化,但神八、神九基本上是固定的。为实现对接,现在飞船头部的气闸舱将变成一个对接机构,可以与另外一个飞行器连接到一起,也就是交会对接。
秦文波表示,空间对接的难点在于飞行过程中,两个飞行器的接近是否能紧紧抓在一起。只能把速度降到很慢,然后连接在一起。
作者:
greatteapot88
时间:
2008-9-30 09:18
标题:
中国航天事业未来发展形势 2010-2011年底发射天宫一号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建启昨日称,中国将于2010年—2011年底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别与神八、神九、神十对接。
据悉,“天宫一号”重8吨,类似于一个小型空间实验站,将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发射“天宫一号”之后的两年中,中国将相继发射神八、神九、神十分别与其对接。
神七飞船副总指挥、副总设计师秦文波表示,神一到神七飞船都有变化,但神八、神九基本上是固定的。为实现对接,现在飞船头部的气闸舱将变成一个对接机构,可以与另外一个飞行器连接到一起,也就是交会对接。
秦文波表示,空间对接的难点在于飞行过程中,两个飞行器的接近是否能紧紧抓在一起。只能把速度降到很慢,然后连接在一起。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