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外交学博士中国外交思想专题讨论研究大纲
[打印本页]
作者:
jcxmd
时间:
2008-8-30 16:56
标题:
外交学博士中国外交思想专题讨论研究大纲
外交学博士中国外交思想专题讨论研究大纲
主讲教师 叶自成
第一讲:外交思想研究导论
一外交思想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1外交目标: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 ;2外交理念:意识形态 ;3外交手段: 国家权力与综合实力 ;4 外交环境:时代观与国际环境;5外交行为体及规范:主权国家与国际秩序;6外交状态:均衡、共结盟、不结盟;7 大国外交:反对霸权主义与中美关系。
二:外交思想研究的方法论:1马克思主义-革命激进主义;2西方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3 理想主义和自由--制度主义;4 建构主义与心理分析;5 历史主义;6博奕论
三:外交思想研究中的中国视野。基本概念的中国起源。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思想流派。中国历史文化对中国外交思想的影响;学习借鉴西方理论与方法与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角度。
中国外交思想研究是三个方面的结合:以西方的方法和西方概念来分析中国的外交。出发点是西方,落脚点在中国。
第二讲: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与中国的外交目标
重点思考题:什么是国家利益?什么是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如何界定?谁来决定国家利益?有没有客观、主观的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有无阶级性?国际社会对国家利益的决定起什么作用?国内制度性质在确定国家利益中有什么不同?各部门各集团各阶层的利益与国家利益如何区别?在中国当前时期中什么是中国最重要的国家利益?国家安全比经济利益更重要吗?
现实主义、理想主义、马克思主义、建构主义分别如何观察这个问题?从中国角度应如何分析这个问题?
参考书目:
宋新宁等:《国际政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109—124页;
摩根索:《 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关于国家利益部分;公安大学出版1990
玛沙。费丽莫:《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
阎学通: 《中国国家利益》,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6年5月
阎学通:《国家安全比经济利益更重要》,《环球时报》2003年2月14日
杨丽:《早期中国及国家利益探索》《国际政治研究》1998年3期;
杨丽:《中国专制王朝时期的国家利益观》《国际政治研究》1998年4期;
楚树龙:《中国的国家利益、国家力量和国家战略》,《战略与管理》1999年4期;
张文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利益〉〉,〈〈战略与管理〉〉2002年1
张文木:《中国国家安全哲学》,《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1期。
赵雪凌:《国际关系中的个人因素》,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9期
尹树强:《安全困境概念辨析》,《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1期;
第三讲:意识形态与中国的外交理念
重点思考题:什么是意识形态?如何理解意识形态在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与国家利益是什么关系?意识形态有什么表现形式?中国的意识形态是什么?道义在外交活动中起什么作用?如何分析所谓民主国家不打仗的观点?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建构主义分别如何观察这个问题?从中国角度应如何分析这个问题?
参考书目:
奈:《理解……》道义与国际政治30-44
摩根索:《 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关于意识形态部分;公安大学出版1990
张铃枣:《简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特点》,《福建学刊》1996年第4期
刘建飞:《中外关系意识形态对新中国“一边倒”决策的作用》,《国际论坛》2000年第5期
孙其明:《意识形态分歧与中苏关系的恶化》,《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0年03 期
叶自成:《构建中国的大国外交心态》,《国际经济评论》2001。5-6期
迈阿密大学教授恩格尔著:《意识形态与现代政治》,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86年版
克拉姆尼克。华特金著:《意识形态的时代》,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版。
哈佛大学国际事务研究中心:《意识形态与外交事务》,中译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3年版;
多尔蒂,詹姆斯:《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中译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
王晓德著:《美国文化与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七八九三章: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输出民主,人权外交。
扬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周琪:《中美对美国人权外交的不同看法及其根源》《太平洋学报》1999年1期;
第四讲:国家权力、国家实力与中国的国际地位
重点思考题:什么是国家权力?国家资源与国家权力是什么关系?国家资源如何变成国家权力?什么是硬权力什么是软权力?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权力变化如何引起国家国际地位的变化?什么是国际地位?如何分析中国的国家实力?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处在什么样的地位?中国的国家实力与其他国家的实力如何比较?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建构主义、分别如何观察这个问题?从中国角度应如何分析这个问题?
参考书目:
奈:《理解……》88—92
《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分析—对近20年综合国力的初步探讨》,《太平洋学报》1995年1期;
黄硕风:《综合国力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
赵彦云:《中国的竞争力在那里》,《环球时报》2002年6月17日。
保罗. 肯尼迪: 《大国的兴衰》,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金鑫:〈中国问题报告—新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五讲:和平、战争、发展与中国的外交环境
重点思考题:如何看待时代观与中国的外交环境?能不能说和平与发展还是时代的主题,为什么?怎样理解无政府状态及在现时代对中国崛起的影响?怎样理解安全困境?怎样理解所谓的中国的国际战略机遇?中国有没有这样的国际战略机遇?如何才能利用这样的机遇?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建构主义分别如何观察这个问题?从中国角度应如何分析这个问题?
参考书目:
阎学通: 《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评估》, 天津人民出版社,算1999年
唐世平:《理想安全环境与新世纪中国大战略》《战略与管理》2000年6期;
张睿壮:《重估中国外交所处之国际环境》,《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2期;另参见
何方等:《我为什么要出一本‘论和平与发展时代’》,《世界知识》2000年第13期,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在〈世界知识〉2000年第15—16两期有相应文章和发言。
时英弘 宋德星:《21世纪前期中国国际态度、外交哲学和根本战略思考》,〈〈战略与管理〉〉2001年1期。
叶自成:《五百年寻梦》,《南方周末》2002年11月28日
享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译本(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3月。
孟祥青:《中国安全,两难与出路》,《环球时报》2002年6月13日。
《2003年世界大势前瞻》,《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1期;
第六讲:国际体系、国际秩序与中国在国际体系中作用、中国的国际秩序
重点思考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否已经失去其意义?如何分析中国和平共处原则五项原则的长远意义和时代局限?如何理解国家主权?国家主权全球化时代有什么变化?主权是国家主权还是人民主权?国家主权能否分割?什么叫不干涉内政?在全球化时代如何理解国家内政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变化?如何理解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角色和作用?在西方为中心的体系中,中国能成为这个体系的一个中心吗?中国的国际秩序应当包括什么主要内容?
现实主义、理想主义、马克思主义、世界体系、建构主义分别如何观察这个问题?从中国角度应如何分析这个问题?
参考书目: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奈:《理解》317--341
理查德•N•哈斯:《新干涉主义》新华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约。凯米莱里:《主权的终结》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
斯蒂芬。克莱斯勒:《结构冲突:第三世界对抗全球自由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享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译本(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3月。
享廷顿:《论世界新秩序》,《参考消息》2001年2月7日;
苏长和《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 一种制度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沃伦斯坦:〈近代世界体系〉1-3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王正毅:〈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商务印书馆2000年
蒋立峰:《21世纪初期国际新秩序与外交新理念》,《国际论坛》1999年3期
潘忠岐:《世界秩序内在结构的要素分析》,《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4期;
钱文荣:《联合国宪章》和国家主权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8期;
李少军:《干涉主义及相关理论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10期;
孙溯源:《集体认同与国际政治》《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1期;
黄志祥等:《论欧盟的主权实践及对亚太经合的启示》,《太平洋学报》1997年4期;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第30—45页
张睿壮:《中国应选择什么样的外交哲学》,《战略与管理》,1999年1期;(《世界新秩序与新兴大国的历史抉择》,《战略与管理》 1998年第2期 )。
时英弘 宋德星:《21世纪前期中国国际态度、外交哲学和根本战略思考》,〈〈战略与管理〉〉2001年1期。
叶自成:《在多边合作中推进中日关系》,《国际政治研究》2002-4期
第七讲:均衡-结盟理论与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
重点思考题:如何理解中国从结盟、独立自主到共同发展的战略变化?什么是均衡理论,怎样才能实现均衡?均衡有助于实现世界和平吗?什么是极、单极、多极?如何理解当前世界的力量格局?什么叫结盟?结盟与集体安全有什么不同?什么叫不结盟?什么叫独立自主?什么叫共同发展?决定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建构主义分别如何观察这个问题?从中国角度应如何分析这个问题?
参考书目:
奈:《理解》93—102、127--131
肯尼思. 沃尔兹: 《国际政治理论》中关于安全两难部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
奥尔森:《集体行动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时殷弘:《制衡的困难》,《太平洋学报》1998年4期;
叶自成:《中国的大国外交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1
叶自成 :《中国独立自主的不变与变》《南方周末》2002-12-12
叶自成:中国在多极化进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策略 国际观察,1998。4
叶自成:关于多极化格局的几点思考 世界经济与政治 1998。11
叶自成:多极化研究中的几个误点 国际论坛 1999。1
叶自成:中俄关系的发展与多极世界体系的形成 国际政治研究 1997。3
第八讲: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与中美关系
重点思考题:如何分析中国的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国际恐怖主义与中美关系?中美矛盾是结构性的吗?中美矛盾是可以缓解的吗?中美之间必然会发生战略冲突吗?历史上新兴大国与暨有的世界大国的关系是怎样的?从帝国主义理论如何分析美国的作用?美国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吗?如果是,与过去的帝国主义有什么不同?如何理解美国的国家利益和美国的国际作用?中美关系的历史和现状有什么基本特点?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建构主义分别如何观察这个问题?从中国角度应如何分析这个问题?
参考书目: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理查德.伯恩斯坦: 《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 新华出版社,1997年5月
安德鲁.内森等: 《长城与空城计》, 新华出版社, 1997年9月, 20万字
阿拉斯泰尔。约翰斯顿:《与中国接触----应对一个崛起的大国》新华出版社2001年5月
埃兹拉。沃格尔(傅高义):《与中国共处:21世纪的中美关系》新华出版社1998年
吉姆。赫尔姆斯《外交与威慑:美国对华战略》新华出版社1998年8月版。
杨洁勉:《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外交政策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
楚树龙:〈冷战后中美关系的走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
叶自成:〈中美关系十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5期;
石斌:《试析美国政府对恐怖主义的定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4期。
郑永年:《世界体系、中美关系和中国的战略考量》,《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5期。
张毅君:《中美不会重蹈苏美冷战》,《环球时报》2002年6月20日。
江**:〈中美关系的四点意见〉,〈人民日报〉2002年2月22日。
布什:〈与中国保持密切对话符合美国利益〉,〈人民日报〉2002年2月22日。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2002年9月;
傅梦孜:《布什政府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未来》《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1期;
《2003年世界大势前瞻》,《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1期;
综合参考书目:
宋新宁等:《国际政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布鲁斯。拉西特:〈世界政治〉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8月
陈乐民主编: 《西方外交思想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9月版;
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金正昆:《现代外交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多伊奇: 《国际关系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2年版
摩根索:《 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公安大学出版1990年
肯尼思. 沃尔兹: 《国际政治理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
吉尔平: 《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9年版
亚.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年12月
詹姆斯•多尔蒂 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
大卫。鲍德温:《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5
梁守德: 《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王逸舟: 《当代国际政治析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年8月
王逸舟: 《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资中筠主编:《国际政治理论探索在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郭树勇:《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长征出版社2001年11月
俞正梁:〈当代国际关系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鲁毅:《新时期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时事出版社1999年;
阎学通:〈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春秋左传〉〉鲁开泰译注,武汉出版社1998年2月版
沙少海等译注:〈老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赵守正译注:<<白话管子>>,岳麓书社1993年版
李双译注:《孟子》中国书店,1992年9月版
〈〈春秋左传〉〉鲁开泰译注,武汉出版社1998年2月版
《白话韩非子》,王煦华,叶青评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战国策〉〉夏侯忠良编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庞雨:《世界政治大趋势 ---联合国学之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5月
《白话吴越春秋》《白话越绝书》,刘建国译,岳麓书社,1998年8月版
房立中主编:<<纵横家全书>>,学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6页;
随新民:《略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广西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欧阳跃峰:《李鸿章一生功过在和戎辩》,《史学集刊》1997年第1期;
张富强:《李鸿章外交思想论纲》,《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4期;
《毛**外交思想研究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师哲:〈〈领袖毛**〉〉,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
宫力:《试论毛**的外交思想》,《**中央党校学报》1999年第4期
许静:《毛**外交思想及其特点》,《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裴坚章主编:〈〈研究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
〈〈周恩来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周恩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裴坚章、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1998、1999年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1994年版;
〈〈邓小平思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邓小平外交思想研究论文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丛凤辉:〈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当代世界出版社1996年版;
陈忠经:〈冷眼向洋看世界—研究邓小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李世华:〈〈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梁守德:《国际政治学在中国—国际政治学的中国特色》《国际政治研究》1997年1期;
陈玉刚:《构建主义: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之后》,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8期;
何宗强:《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基本框架及其问题〉》,《国际论坛》2000年6期
刘永涛:《西方新现实主义理论与建构主义批评》,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11期;
叶自成:《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思想流派及与西方的比较》《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12
叶自成:《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外交思想研究的几点想法》,《国际政治研究》2001。4
叶自成:《关于老子无政府状态的高级形态》,《国际政治研究》,2002。1
叶自成:〈〈中国外交思想—毛**,周恩来,邓小平外交思想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9月版;
叶自成:《中国大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二 学习时间安排:
第1周至第16周进行课堂讨论和教学,第19、20周进行期未报告的研究和写作。
三 学习成绩的评定标准:
本课程教学评量标准采用平时课堂情况考察与期未研究报告结合的方法
1 课堂和平时成绩:是否到课,是否认真听课; 是否认真读书(要求熟悉所列参考书的主要内容,认真阅读教学参考书;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撰写讨论题纲和读书报告(不少于3篇,每篇3千字左右)和参与讨论及发言质量(50%)
2期未成绩:研究报告的质量(选题是否有价值,资料是否充实,引文是否是否规范,结构是否合理,文字表达是否流畅,是否有独立见解,报告题目可以在本课范围内自选,字数不少于7千字)(50%)
作者:
wxsky888
时间:
2008-9-6 12:04
标题:
回复 1# jcxmd 的帖子
为什么有些资料不让我看呢?
作者:
qm812
时间:
2009-5-30 21:18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