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热钱”并未大规模“外逃” [打印本页]

作者: 影音王    时间: 2008-8-26 08:17
标题: “热钱”并未大规模“外逃”
“热钱”并未大规模“外逃”

《财经》记者 李增新 [08-25 08:09]  

资金净流入下降,不代表“热钱”出货离境,短期内出现大规模资金外逃的可能性不大

  【《财经网》专稿/记者 李增新】所谓的“热钱”流动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今年6月以来资金净流入的下降,并不表明“热钱”正在出货离境,《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如此表示。

  在《财经》研究部8月25日推出的第二期《财经·宏观周报》中,沈明高预计,短期内中国出现大规模资金外逃的可能性不大。

  他认为,“热钱”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使其动辄得咎。统计口径和对“热钱”流入渠道的判断不一致,是目前关于“热钱”规模的估计仁智互见的主要原因。由于“热钱”的低透明度,相关争论还将持续。

  但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看,重要的不是争论“热钱”的规模,而是把握包括“热钱”在内的跨境资金流动的规律和大势。

  用外汇储备增量与外国直接投资(FDI)和外贸顺差之差来衡量资金的净流入,“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这与有关‘热钱’争论的季节性特点是一致的,”沈明高说。

  据他估算,2000年-2002年之间,后七个月的平均净流出是前五个月的近两倍;2003年-2007年之间,后者的平均净流入只是前者的16.5%。

  资金净流入集中在每年的早期,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可能在每年年初集中反映;其次,外汇储备中欧元资产的大幅升值有可能在年初统计中体现;第三,由于会计年度的影响,国内企业和个人很有可能在上一年年底收汇,下一年年初结汇;第四,受农历新年的季节性效应影响,企业的主要经济活动集中在下半年,进口和海外投资在农历新年以后才陆续展开;第五,简单地用“外汇用储备增量与FDI和外贸顺差之差”来衡量“热钱”本身夸大了“热钱”流入的规模。

  同时还应看到,去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的提速与资金净流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并不能排除存在着真正意义上的“热钱”流入的事实,沈明高指出。
国际关系论坛http://www.newslist.com.cn

  然而,即使人民币不升值,也不能完全抹去资金进出的季节性特点。沈明高强调,资金在年初净流入的时候无须过分担心“热钱”流入,而当资金净流入缩小甚至为负时,亦不必惊呼“热钱”出逃。

  “目前,美元升值主要不是由于美国经济向好,而是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向坏。只要人民币升值趋势不改,经济增长保持适当的增速,短期内出现大规模资金外逃的可能性不大。”沈明高如此判断。

  《财经》记者采访的数位经济学家亦表示,外汇储备中不可为顺差和FDI解释的部分流入速度可能正在大幅度放缓,但并不构成“资本外逃”之势。“热钱”存在和其潜在的流出不会对总体的宏观经济局面产生实质性影响,中国有能力化解“热钱”流出的冲击。

  《财经·宏观周报》第二期的其他内容还包括“《财经网》读者调查——‘后奥运经济’分歧”栏目。

  在搜集了1000多份网友问卷调查答案后,《财经网》认为,读者对奥运会后中国经济走势分歧严重;奥运会对个人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异,但个人消费仍然乐观;人们对在近期再次举办国际大型体育活动(如2012年“世界杯”足球赛)热情不足。

  “一周宏观经济概览”栏目则是对上周发生的国内外重要宏观经济事件的梳理和回顾。

  《财经》认为,上周国家发改委上调上网电价不会加剧通胀压力,但可能继续推高煤电价格,凸显价格控制困局。对于周中出现的财政刺激方案传闻,业界专家普遍预测,年内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实施的可能性很小。

  国际方面,发达国家经济前景不容乐观:日本出口和消费之忧甚于通胀:欧元区衰退迹象越发明显,货币政策受其制约;英国利率政策将取决于国际油价的变动;美国就业和消费将成两大隐患。■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