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关于奥运点火形式的败笔
[打印本页]
作者:
清水煮音
时间:
2008-8-22 13:01
标题:
关于奥运点火形式的败笔
≡个人文集≡
小 中 大
关于奥运点火形式的败笔
0
整体看,29届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出是成功的,张艺谋先生的执导也是值得肯定和赞许的。可是点火高潮,却在简单粗糙的表演中结束,留下了本次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一大败笔。
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它的过程,而是它的“结果”,即最后的点火仪式。
1992年巴塞罗那惊心动魄的“一箭穿杨”给人回味,2004雅典古典质朴的“爱琴海”给人遐思等等,我们常常会把历届奥运会的点火仪式记住,并记忆犹新。
主火炬点燃,是历届奥运会整场开幕式的最高潮,也是尾声。点火仪式的成功,会给人以美好的回味,
点火的内容主题要鲜明,内容要耐人寻味,创意的落脚点要有新意;点火的形式主题要有悬念,形式要有奇招,出奇制胜。
从29届奥运会张艺谋所导演的开幕式看,应该肯定的是整个开幕式,紧紧围绕几千年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这条主线展开,采用一些高科技手段,分门别类在展示文明古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化,体现了“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和谐奥运”这个中心主题,向世人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诉说了中华儿女追求进步、追求和平的美好夙愿,从而落脚在“同一个世界,但愿我们都有同一个梦想”这个和谐的心理诉求。整个开幕式的从开始到过程,尽管显得手段单调、一些手法创意重复运用,臃肿缠绵,但总体看还是主题鲜明,内容博大,运用了许多高科技手段,把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了起来,新颖,跌峦起伏,应该讲是比较完美的。然而,任何事物总没有十全十美的,值得一提的就是点火仪式。点火仪式内容的平庸、形式的呆板、导演技巧和灯光处理的粗糙,成为整场开幕式的最大败笔。
国际关系论坛http://www.newslist.com.cn
“团结、友谊、和平”的主题,又与火相关联的词语典故,例如,“龙腾虎跃”,龙可以喷火,虎可以飞跃;“龙凤飞舞”,可以取创意表现男女运动员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凤凰涅磐”、“夸父追日”、“哪吒闹海、孙悟空”等等。这些典故无论从深刻的内涵,还是从表现形式或许都会让世界眼睛一亮。
再看点火形式的败笔:点火仪式形式上,张艺谋最大的悲哀没有脱开他执导影视片的创意和技法。整个点火仪式从开始到结束,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不是艺术,而是一场武侠片子惊险镜头的拍摄过程。从火炬手李宁被起吊到做奔跑动作,一直到脚踩祥云追梦想,装扮飞翔,到晃悠着身体点燃主火炬,这些不该看到的镜头淋漓尽致展现在我们面前,再加上灯光处理的失误,使星罗棋布的起吊绳、电线全都展现给了观众。粗糙之极,没有达到美和神秘的艺术效果。实际当李宁被突然吊起一刹那间,已经就宣告点火形式创意的失败,点火的形式主题没有悬念了,形式没有奇招了,呆板的让人已经达不到有回味无穷的感觉了。
我们假设一下,用舞龙形式(龙像真中国),然后由“龙”用嘴喷射一团火,点燃主火炬盆。我想这样处理无论从表现主题还是形式的奇效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会成为历届奥运点火仪式的最大亮点。可惜,张艺谋以呆板的、人人熟知的影视拍摄的一般技法结束了点火仪式,留下了遗憾!
也许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无论如何讲粗糙的技法,失败的灯光,创意的简单化,留下了美中不足!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