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俄专家揭秘中国空军代号歼-20的镇国利器
[打印本页]
作者:
清水煮音
时间:
2008-8-15 11:53
标题:
俄专家揭秘中国空军代号歼-20的镇国利器
俄专家揭秘中国空军代号歼-20的镇国利器
目前一些新闻报道报道的中国歼12、歼13、歼14都不是现有样机,而是中国航空工业的设计方案。
2007年12月21日,俄罗斯国外航空武器装备研究信息分析所所长B·B·沃洛金技术副博士在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发表了题为“中国飞机制造业将赶超俄罗斯飞机制造业——在航空工业改革的背景下加快设计第5代战斗机步伐”的文章。下面是一位热心的网友海天翻译的全部内容.参数与功能
目前,在世界许多国家研制的第五代战斗机,就像这个过程所需参数一样出现了两种主流:一是,要努力确保战术航空兵的作战能力适应于21世纪军事威胁和战斗行动特点。二是,要努力确保航空工业技术工艺和科技水平适应于21世纪发展水平。
国际关系论坛http://bbs.newslist.com.cn
不管怎样,世界各国都在为研制2l世纪第五代战斗机“登记注册”而奋斗,但是,不同时期,为其“登记注册”而奋斗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又各不相同。最显著的例子是许多国家参加由美国实施的JSF计划,即我们最终看到的F一35“闪电一Ⅱ”战斗机出笼。
在以伙伴身份积极参加F一35计划之后,其中许多国家并没有就签订采购已研制出的飞机表现出如此的积极性。所有国家都将自己研制这些飞机计划,与自己公司在生产和保证F-35战斗机过程中的保障能力联系在一起。这给美国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但是,对于美国来说,JSF计划不仅是自己航空工业发展工艺和科技潜力的活动。其首要任务是在近10年内发展军队主要军种战术航空兵,首先是美国空军战术航空兵。美国空军战术航空兵F一35A和F.22“猛禽”战斗机总数将超过1750架,将使其建立新的战术航空兵机构,包括远征航空集团军和快速反应航空联队。这完全是在制造美国第5代战斗机的另外的“参数”。
尽管距完成研制F一35“闪电一Ⅱ”还有一段距离,但是,F一22已经装备美国空军。其中,美国空军将部署在华盛顿附近兰利空军基地的1个F一22大队,调往不仅距华盛顿遥远,而且距美国本土遥远的曰本群岛嘉手纳空军基地成为这个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之一。可以轻而易举地猜测到,除显示“猛禽”独立大队空中机动性能之外,美国空军试图检验远征航空集团军和快速反应航空联队的作战能力,即“在需要的时间,出现在需要的地点的作战能力。”
选择检验该作战能力的地点绝非偶然。亚洲大陆的远东地区,不仅由于朝鲜具有发展核导弹的潜在能力,使美国大为“头疼”,而且还关系到美国在解决一系列领土争端问题中扮演积极的调解人,而不是消极的观察员。
首先是众所周知的中国台湾问题。一个好像是(事实上)存在的国家,而又好像是(法律上)不存在的国家。如果美国确定第一种假设的话,那么,中国将确定第二种假设。笔者不想陷入这些政治问题及其细节,只是指出其后果——在这个地区还有一个(除了朝鲜)不仅让美国“头疼”,而且也让中国“头疼”的问题。在美中两国领导人在该问题的外交辞令背后,未必总能够掩盖事物本身的真面目。
事物本身的真面目是无法掩盖的,甚至会爆发突发事件。只要回忆中国歼一8Ⅱ战斗机在海南岛附近海域与美国海军EP一3反潜巡逻机相撞事件就足以证明这一点。据悉,在那次事件中,中国飞行员身亡,而在中国某军用机场降落的EP一3机组人员,在美中两国就该事件究竟是发生在中国的领空,还是发生在美国国家安全利益地区进行争论期间,扮演了军事战俘的角色。
近年来(可以说,近10年来),美中两国军事政治对抗十分明显。在美中两国军方进行舌战的同时,军事对抗的主要内容转向争夺制空权,尽管争夺制空权不具备更多公开化的军事性质。但是,它要求中国显示像美国在中国边境使用F一22一样,所具备的这种军事技术实力。显而易见,中国制造的歼一10无法保证完成这个任务。歼一11(中国传言的俄罗斯苏一27)也无法完成这项任务。
因此,制造与美国F一22军事技术平衡成为了中国研制第5代战斗机计划过程的“参数”。如果把部署在韩国和曰本战斗机中的F一22监视空域,放在中国空军军事基地部署地图上的话,这个“参数”分量是显而易见的。装备了近、中程空空导弹和重量为115~450千克高精度炸弹的F一22,可以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直飞北京。
毫不奇怪的是,据台湾侦察获悉的情报,中国急于开始研制可以远距离发现美国F_22和F'35隐身飞机的双基警戒雷达系统。众所周知,发现敌隐身飞机,这只是该做的事一半,还必须在空中迎击它。不管怎样,对国家防御能力负责的中国军方,已经清楚认识到必须要与F_22争夺制空权。这只是提出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的结果。但是,正如研究人员所说:正确提出问题,已经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不愿意在空中与美国巡逻机相撞的中国人来说,这大概就是他们提出问题的所在。
俄专家称中国第五代战机不是F-22A的翻版
歼-20战斗机方案
就在世人对按照俄罗斯苏一27生产许可证生产的飞机命名为歼一11战斗机还有些不习惯的时候,新闻出版物又报道了中国还有歼一12、歼一13、甚至还有歼一14。笔者立即发现,这些报道谈论的不是现有样机,而是中国航空工业的设计方案,也不是1970年代和1980年代被命名的设计方案,而是与中国第 5代战斗机有关的新型飞机。总之,这些设计工作始于1980年代末,而在1990年代中期得到了一次飞跃。
当时,在一些英语出版物中,其中包括在专门报道中国战斗航空兵发展的电子出版物中,出现了关于属于第5代战斗机的歼一20方案的报道。笔者想指出的是,中国研制者本身并没有在上述媒体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大肆宣扬。而这些信息有时却把读者都给搞糊涂了。把读者搞糊涂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按照自己的飞机划代顺序,把第5代战斗机划入了第4代战斗机。当然,在关于继续研制第4代战斗机(按照公认的飞机划代顺序)的大量消息中,出现关于歼一20设计方案的报道,也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实际上,中国的第4代战斗机就是对发动机实施改进并装备中国空军的歼一10战斗机以及L-5军用教练机。而造成实质性混乱是,歼一 12、歼一13以及随后出现的歼一14设计方案。这些方案都是由不同的设计单位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