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GDP、投资、消费、出口等市场熟悉的经济指标都是滞后型指标,一些经济先行指标的表现仍然值得宏观调控部门和市场保持对经济增长较大幅度放缓的警惕
观察经济先行指标、预警经济减速的意义在于,宏观调控需要考虑到经济未来形势的变化,将“保增长”置于一个重要的政策目标位置
由于政策发挥作用的滞后性,宏观调控的方向应该是着眼于对经济未来走势的预判,而不是根据滞后的经济数据。
由此,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变得重要。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来讲,一个核心问题是整体经济形势是否面临较大幅度下滑的可能。如果没有,那么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应继续紧缩以控制通货膨胀;而如果有可能的话,宏调政策在方向上就要留意经济较大幅下滑的危险,在“防通胀”的同时要留意“保增长”。
中国经济第一季度10.6%的增长超出了市场预期,从4、5月份工业增加值等数据来看,二季度GDP增速可能仍然将在10.5%以上,兴业银行的预测甚至达到超出第一季度的10.9%。但即便在这样的预期之下,由于GDP、投资、消费、出口等市场熟悉的经济指标都是滞后型指标,一些经济先行指标的表现仍然值得宏观调控部门和市场保持对经济增长较大幅度放缓的警惕。
央行研究揭示的两先行指标趋冷
经济先行指标是存在的。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曾完成了一份名为“中国经济先行指标体系研究”的课题报告,该研究由时任央行调统司司长的唐思宁任课题主持人,研究获得了当年中国央行全行系统重点课题研究一等奖。
央行这份报告开列的好的经济先行单项指标排名首位的是工业企业亏损额,另外还有一些复合性合成指标,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重工业当月同比与轻工业当月同比的比例”,报告称,重工业处于中国经济产业链的上游,轻工业处于下游,该比例值提高,极有可能预示着经济进入增长期,下降则预示经济下滑。
我们来观察进入2008年这两个经济先行指标的表现。先看“工业企业亏损额”,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8年前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917亿元,同比增长56.1%,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了近50个百分点。
再以地方数据来看,我们选取发达地区的广东省和上海市,以及中西部地区的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河南省。根据各省市统计局数据,广东省今年前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为207.96亿元,增长49.3%,增幅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11006家,增长12.7%,亏损面是26.0%。上海市今年前4月数据显示,工业企业亏损额为95.8亿元,同比增长40%,比去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4718家,亏损面是31.4%。重庆市前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1.64亿元,同比增长31.5%;广西壮族自治区前4月亏损企业亏损额27.17亿元,同比增长1.2倍;河南省前5月工业企业亏损额为54.13亿元,同比增长208.2%。
再来看合成指标“重工业当月同比与轻工业当月同比的比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7年第一季度,重、轻工业同比增速为19.6%和15.6%,其比例是125.6%;今年第一季度,重工业同比增速17.3%,轻工业同比增速为14.7%,其比例是117.7%。该比例的下降预示着经济增长的下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