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马哲大纲
[打印本页]
作者:
昊天波
时间:
2007-11-8 20:01
标题:
马哲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考试大纲
(2008)
考试范围
一、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
二、哲学与哲学观;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与宗教的关系;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
三、认识论: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问题;真理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认识与实践。
四、辩证法: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矛盾;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扬弃。
五、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的阶段;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意识(意识形态);社会的发展与变革;阶级、阶层、国家、民族;人类解放或共产主义学说;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及其相互关系。
题型
一.名词解释(
5
个,各
8
分,共
40
分)
二.简答题(
4
个,各
10
分,共
40
分)
三.论述题(
2
个,各
35
分,共
70
分)
复习要求
弄通指定教材的理论内容,初步具备相关理论阐释和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指定教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陈先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版次可任选)。
样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
、哲学;2、意识;3、实践;4、矛盾;5、扬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哲学的党性。
2
、简述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3
、简述感性认识如何上升到理性认识。
4
、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
、马克思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如何理解这一见解?
2
、如何理解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