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安曼恐怖袭击后:中国反恐该走出国门吗 [打印本页]

作者: 反恐怖主义    时间: 2006-1-20 14:37
标题: 安曼恐怖袭击后:中国反恐该走出国门吗
“我不认为三名中国上校在约旦遇难会对中国反恐政策有明显的影响。只有恐怖袭击发生在中国或中国驻外使馆,中国才会加大反恐力度和决心,否则中国反恐仍然会保持低调,不会轻易出境行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政治系教授兼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包瑞嘉(Richard Baum)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
<br>
<br>  2005年11月9日,约旦首都安曼发生了恐怖爆炸事件。应约旦皇家国防学院邀请访约的中国国防大学的学员代表团三名成员不幸遇难。这三人是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器材局副局长潘伟、总政治部张康平大校、军委办公厅秘书局正师级秘书孙靖波。这使得在海外恐怖事件中遇难的中国公民人数上升到29名(不含18名在9·11 事件中遇难的中国人)。11月12日,由国防大学副校长赵刚中将率领善后工作组乘专机返京时,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梁光烈前往机场迎接。
<br>
<br>和平发展是主流
<br>
<br>  “中国现在专心推进和平发展,反恐不是中国政策和外交的主流。”美国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外交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中国问题专家黄靖博士告诉《华盛顿观察》周刊,“正像胡Jintao所说,中国国内正面临很多问题,反恐不会象美国那样被当成头等大事来抓。中国反恐没有历史包袱,中国没有殖民历史,较少宗教冲突,因而反恐的打击范围小,目标少,主要针对刑事案,因此这不会是中国的工作重点。”
<br>
<br>  他进一步解释说:“中国因在军事、政治上的全球影响力(global reach)有限,对打击境外的恐怖活动心有余而力不足,以前对境外恐怖分子采取的一直是积极防御的守势。这次军方损失了三名高级军官后,中国是否在外交、军事政策上有转变,变得更主动,加大反恐力度,采取现发制人的策略,打击对中国有明显威胁的境外恐怖分子,还有待观察。”
<br>
<br>  不过他指出,即便恐怖集团为误伤国防大学学员向中国道歉,中国也不会接受。一是人命关天,中国军方不会让其三位有前途的军官白白牺牲;二是国防大学代表团在约旦绝不是观光,而是有其军事使命的。
<br>
<br>  不管是口诛笔伐,还是真枪实弹,黄靖认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有义务,也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反对恐怖主义。
<br>
<br>  “中国身受恐怖主义的威胁,因此反恐符合自身的利益;另外,反恐也符合中国和美国的共同利益,对推动中美关系有助益。”黄靖说,“由中国对恐怖分子进行讨伐,将会更孤立恐怖分子,让他们更难为自己辩护。因为中国不像美国,与恐怖分子没有宿怨,在这次恐怖袭击中是纯粹的无辜受害者。”
<br>
<br>
作者: 反恐怖主义    时间: 2006-1-20 14:37
这次恐怖袭击也会对民意有影响,让一般人认识到反恐不再只是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事情。“群情激愤对政策制定者会有影响。现在随着全球化的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开放,出国的人越来越多,中国人成为恐怖活动的受害者机率也增大,加上恐怖分子对北京AOYUNHUI期间的威胁,都对中国的反恐怖政策、决心、态度和力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黄靖指出。
<br>
<br>国际反恐合作
<br>
<br>  中国央行副行长项俊波在9月22日透露,中国已经完成反恐怖法草案大纲的起草工作。据悉,这部法律将明确订立中国反恐的基本原则,规定反恐工作的负责机构及职责权限,界定哪些行为属于恐怖犯罪,同时还将明确中国防范恐怖犯罪应采取的措施,使司法机关和执法部门有法可依。
<br>
<br>  “反恐怖法将会对国内反恐怖主义行动和国际反恐合作提供法律依据。”黄靖说,“中国的反恐策略除了要确认恐怖主义是对人类的杀戮行为,认清恐怖组织的全球性以外,也要将恐怖活动与国家活动分开。中国不能象美国那样,将所谓庇护恐怖分子的国家也当成敌人。”
<br>
<br>  “鉴于恐怖组织的日益国际化,金融体系的全球一体化,中国应当加强国际反恐情报共享,控制恐怖分子的财源和资金流动。因为中国对银行监控较严,这点操作起来比较容易。”
<br>
<br>  反恐怖是世界共同面临的挑战,不是单边行动的根据。美国是恐怖主义的最大受害者,但并不是指美国可以采取任何单边行动,为所欲为。黄靖指出,“反恐需合作协商解决。”
<br>
<br>  “中国仍将会通过如上海合作组织这样的区域性组织进行反恐。”包瑞嘉指强调。
<br>
<br>  2001年6月,中、俄等6国元首就在中国上海举行会议,宣告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共同签署《打击恐怖主义、***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建立了实质性反恐怖多边合作机制。2002年6月7日,中国又与俄罗斯等5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关于地区反恐怖机构的协定》,为各方更加坚决有力地打击恐怖主义、***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提供了有效手段。
<br>
<br>  包瑞嘉最后不忘对现在中国国内的反恐氛围做出提醒。“虽然上星期接连有两次针对美国在华利益的可能发动恐怖行动的警告(一次是在北京,一次是在广州),但让我感觉奇怪的是,在机场和火车站的安全检查一点没有明显加强。上星期四,我在北京上火车的时候,没有人查看或用X光机检测我的手提行李。后来我飞去上海的时候甚而没有人查我的护照。” (作者:粟德金)
<br>
<br>(原题《安曼恐怖袭击过后:中国反恐是否该走出国门?》\r<br>
作者: 咸鱼の依旧    时间: 2006-1-21 16:04
还是先管好自己的事吧
作者: 杨威利    时间: 2006-1-22 19:56
<p>军队不能轻易出动,但是情报部门必须有所行动~~~</p><p>管好自己的事,并不一定非要在自己的国土上</p>
作者: zue    时间: 2006-1-24 18:20
实力决定着利益的扩张速度以及保护利益的能力\r<br>目前情况下,一切都只能是渐进而慎重的。\r<br>前苏联的教训非常深刻,透支现在和未来意味着自杀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