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网瘫 敲响中国网络安全警钟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络安全
时间:
2006-1-20 14:29
标题:
网瘫 敲响中国网络安全警钟
今年4月11日22点左右,一起全国性的断网事故发生了。大批习惯于网络生存的网民们被硬生生地拽出虚拟世界。紧接着各地的电信系统报障电话迅速接到了大量用户的投诉。\r<br>
<br> 3个月后,7月12日下午2时许,承载着超过百万规模用户的北京网通ADSL和LAN宽带网突然同时大面积中断。包括北京市东城、宣武、朝阳、海淀等区的用户,均受事故影响而无法正常上网。15分钟后,以上断网地区的宽带网开始逐步恢复。宽带网中断后,北京网通10060客服热线和112障碍台全部处于占线状态。至当日15点30分左右,北京市的ADSL和宽带网络开始逐渐恢复正常。据初步估计,大约20万北京网民因受这次事故的影响而无法正常上网。\r<br>
<br> 事故发生以后,众多网民通过各种渠道,表述自己对网络安全的质疑,这其中也有对相关设备使用的疑虑,新浪网对“7·12”网瘫事故进行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网民认为,如果我国电信部门在关键设备上过度使用国外产品,必将带来网络安全问题。现在,这一事件也引起专家们对于互联网安全问题的关注。\r<br>
<br> 7月18日,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就北京发生大面积网络瘫痪事件作出回应。在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朱炎表示,此次网络瘫痪事件的原因是支撑ADSL系统的路由器出现故障。\r<br>
<br> 朱炎认为,这一事件给了我们几个启示,一是当前信息安全工作越来越重要。确保信息安全已成为首都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目前信息安全事件的告知机制仍不完善。三是目前还存在许多网络隐患。各类信息安全事件呈上升趋势,危害增大,信息安全形势严峻。\r<br>
<br> 朱炎告诉记者,在今年年底之前,如果条件成熟,北京市将出台《公共信息安全事件管理办法》,对信息安全工作作出更加全面、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此前,北京市已于去年3月出台了《北京市国家机关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报告制度(试行)》,对北京政府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报告、事件分类定级、调查处理和应急响应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r<br>
<br> 在《2004年网络安全工作报告》中明确地指出,我国在网络安全漏洞的发现和研究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至今还没有系统化的安全漏洞发现与分析能力。就拿2004年来说,网络安全事件数量比2003年增长近5倍。2004年,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共收到国内外通过应急热线、网站、电子邮件等报告的网络安全事件64686件,而2003年这一数字是13000多件。报告还显示,我国大陆地区6600多个IP地址的主机被植入木马,大陆地区以外4200多个主机地址和这些木马进行通信。相关专家表示,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网络安全十分脆弱,建立中国网络安全机制迫在眉睫。\r<br>
<br>
<br>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