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发现] 评论:笔记本电脑市场上“七宗罪” [打印本页]

作者: Jason    时间: 2003-12-27 14:36
标题: [发现] 评论:笔记本电脑市场上“七宗罪”
  弥尔顿在长诗《失乐园》中,把人类的罪行总结成七条——暴食、贪婪、懒惰、欺骗、骄傲、嫉妒、愤怒,似乎这七条人类不可饶恕的罪行导致世界冲突不断,怨气沸腾。不知道是利润所驱还是人类本质,今天我们看到笔记本电脑市场上的“七宗罪”,竟然感到阵阵的寒冷……\r<br>
<br>
<br>  一宗罪:暴食,谁在演绎“神话”\r<br>
<br>  笔记本电脑市场,是被人们所熟知的战场。2003年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形势不禁让人想起了新军纷起的2001年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当时的新军大战可谓是让人眼花缭乱,一些轰轰烈烈进入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新品牌到头来却也偃旗息鼓,或者声音弱了不少,号称要在销量上进入前若干名的新品牌几乎没有一个能够完成目标。\r<br>
<br>  2003年的笔记本电脑市场出现了转旺趋势,又有新军纷纷杀入其中。其表现为厂商迅速进行笔记本电脑产品线切换,成立专门的移动业务群,推出在价格、性能以及应用模式上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这些做法对厂商来说本无可厚非。\r<br>
<br>  然而,一些厂家不做深入的市场调查就匆忙上产品线,对外号称自己的产能多大,他们的增产能否取得市场回报却不容乐观。据计世资讯(CCWResearch)预测,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增长速度会保持在30%左右,从而在2003年的市场销量将达到120万台的规模,京东方移动数码事业部总经理彭春林说,“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只要有1000万~2000万元的资金就可以进入笔记本电脑市场。虽然目前笔记本电脑市场已有近30个品牌,但笔记本电脑市场的销量却还不到整个PC市场总销量的9%。”由此可见,市场是大的,厂商的“胃口”也是好的,但能否“通吃”还要看厂商们胃的“容量”。\r<br>
<br>  二宗罪:贪婪,扁平化胜算几何?\r<br>
<br>  渠道的演变简直令人应接不暇:电子化、立体化、大分销、零渠道等,在这些新的概念面前,许多企业都开始蠢蠢欲动,但花样翻新的概念却没有帮助渠道什么忙。近几年,“渠道扁平化”的概念炒得很“火”,企业的领导者们的积极性又一次被调动起来,很多人单方面地得到了渠道扁平化管理的优势信息,就误以为自己的企业的渠道更适合这种方式,于是大张旗鼓地对自己的企业渠道进行改造,这样做的结果会是什么?厂商想到的只是乐观的一面,导噬希?馄交?芾硎瞧笠翟诠ぷ髦凶芙岢隼吹南冉?绞胶头椒ǎ?恳桓銎笠档脑俗魈跫?灰谎??俗鞯氖奔洹⒌氐悖??方峁苟加星?穑?つ康姆滦П厝淮?床涣嫉暮蠊??/p>
<br>
<br>  一些笔记本电脑厂商在渠道发展的过程中抱有“一步到位”的思想,即为了达到目标,而对结果估计不足,或者是没有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就渠道扁平化而言,中间一层的分销商处于被“挤压”的尴尬地位,如何帮助他们实现转型,使扁平化的过程平稳进行,是渠道扁平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是有的厂商为了扁平化而将大多数代理商砍掉,而其自有的新渠道体系尚未建立,对于其销售造成了长期的不良影响。对于笔记本电脑厂商来说,传统的渠道运作形式仍占主体位置,况且为了保持渠道的忠诚,厂商还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当前的市场环境和持续下,对于厂商来说,舍弃原有的渠道无异于自杀。\r<br>
<br>  三宗罪:懒惰,服务推诿到何时?\r<br>
<br>  消费者买了某品牌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出现故障时拿到市场上找代理解决,可代理已经不做这个品牌了,于是将售后服务工作推到新代理身上,新代理又因“产品非我们所销售”的借口,把消费者推了回去。这下消费者急了,左也不管,右也不管,干脆找厂商。在连托关系再打电话之后,厂商发话了,您自己把东西送到当地的维修中心吧。消费者一听有门,就又找到了维修中心,维修中心说了,这个产品的问题比较大,代理要是不给换,这里修您得等。可是等多长时间呢?可能是液晶显示屏坏了,估计得送到公司总部了,至少1个月吧。像球一样被踢来踢去,消费者苦不堪言,总算明白了什么叫店大欺客。假如产品已超过了保修期,消费者还会被动“挨宰”,换一块液晶显示屏收费七、八千元,换一块硬盘收费三、四千元,最后的维修价格让人咂舌。\r<br>
<br>  由于笔记本电脑常在复杂或恶劣的环境中使用,大大增加了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又由于它的科技含量高,需要专业化的维修,需要厂商真正做到的服务上的“言必行、行必果”,因此服务是个苦差事。而如此懒惰的推诿却只会将消费者从自己身边推得越来越远。\r<br>
<br>  四宗罪:欺骗,让我如何理解你?\r<br>
<br>  市场上,各大厂商在性能上的较量,虽然不像价格之争那样“刺刀见红”,却也是“暗中较劲”,所以性能比拼的风潮一直持续不衰。\r<br>
<br>  3月12日,英特尔发布了“迅驰”移动计算技术,英特尔 855系列芯片组支持高达2GB的DDR266/200内存,具有支持802.11b标准的无线上网功能并符合Wi-Fi标准,拥有集成的无线局域网连接能力和出色的移动计算性能。“迅驰”技术的出现,为笔记本电脑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增长机会。为了赶上这趟“班车”,笔记本电脑厂商“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迅驰”产品亮出来。\r<br>
<br>  但让人惊讶的是,市场上不久便出现了价位较低的“迅驰”笔记本电脑。实际上,这类“迅驰”,有的是厂商降低了产品配置的性能,如内存仅为128MB,还有的厂商把802.11b无线网卡从“迅驰”笔记本电脑中自行抹掉,如此“迅驰”性能可见一斑。消费者明明冲着“迅驰”产品的最大亮点——无线上网而去,到头来还要自己花钱去配置无线网卡,消费者怨声载道,价格是明摆着的,产品某些重要配置是藏着掖着的。这从侧面反映出笔记本电脑厂商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不断提升笔记本电脑性能的迫切,甚至极端。\r<br>
<br>  纵观笔记本电脑市场上的竞争,发现一个共性,部分厂商在性能上的比拼无非是大炒概念、混淆视听,“假亦真时真亦假”,消费者又有几个能明辨呢?
<br>
<br>  五宗罪:骄傲,你方唱罢我登场
<br>
<br>  相信消费者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一进卖场大门促销小姐就往你手里塞上一大堆花花绿绿的宣传单;专业的销售人员也会在你耳边不停地“唠叨”各产品的性能与特点。在沈阳三好街转转,广告牌子立得是无插针之处,在各大电脑城门外各种路演、特价热卖活动也是一浪胜一浪。\r<br>
<br>  “产品也许是别人的好,但宣传一定是自己的好。”笔记本电脑厂商有着最真实的骄傲,也有着最真实的困惑,厂商产品线的重叠、促销手段的老套,使得产品无法发挥差异化优势,而“广告、促销”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到底有多大?厂商每年要为这场“骄傲”“烧钱”值或不值?
<br>
<br>  六宗罪:嫉妒,别人有的我也有
<br>
<br>  今年的笔记本电脑市场格外热闹,被赋予16毫秒响应时间的液晶显示屏上市了,显示屏长宽比由4:3变成了15:10的“大面子”,还有频频向消费者承诺“绝无亮点”和追求“瘦身”的超级移动性能的产品。笔记本电脑似乎向着“更宽、更高、更瘦、更快”的方向大步前奔。一时间,“娱乐笔记本”、“超便携笔记本”、“女性笔记本”等概念纷纷出笼,着实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但这是一个同质化程度很高、各家模仿跟进能力极强的市场,产品很快地遭遇“克隆”……你推16毫秒,我推14毫秒;你推的是长宽比例15:10的15.2英寸,我推的则是比例为15:10的15.4英寸;你说推轻薄、便携的,我就在内置摄像头、GPRS、无线网络上大做文章,厂商可能认识到了单纯的赶时髦和模仿不可能前途远大,就在“模仿”的基础上做一些“创新”的工作,但所谓的技术提升,实际上对用户来说意义有多大呢?\r<br>
<br>  每个人都有会嫉妒,更何况厂商间为了竞争而煞费苦心,虽然这一项罪名多少让人感到过于苛刻,但是带来的后果却是常常让消费者在选购上不知所措。\r<br>
<br>  七宗罪:愤怒,别再乱降价了……\r<br>
<br>  那边,笔记本电脑突破5000元底线;这边,“万元迅驰”硝烟再起……\r<br>
<br>  “大家乱降价,理由各不同。”一些国外笔记本电脑厂商降价的理由是“让消费者享受到WTO带来的实惠”;国内厂商则声称价格调整后,企业将以零利润或微利来创造更广阔的笔记本电脑市场空间。但是,企业经营的目的是利润,超低价的前提必须是企业的运转资金、管理能力及规模销量的保证,有几个厂商能真正做到?
<br>
<br>  到底什么原因促使笔记本电脑的大规模降价呢?首先,有的降价的笔记本电脑是厂商专门推出的型号,或是配备台式机处理器,或采用非笔记本电脑专用的芯片组,或精简掉一些部件,大幅削减了生产成本。其次,各厂商为争夺市场进行了价格炒作,据了解,少数低价笔记本电脑出货量不大,很多时候是“有价无货”,其销售策略主要是把在市场销售上表现不佳的产品作为“牺牲品”,以低价格创造一个“噱头”,以达到“立牌子”和清理库存的目的。另外,面对采用新应用技术产品的冲击,笔记本电脑厂商对移动计算市场的未来走向开始担心,主动降低了利润空间。\r<br>
<br>  厂商肆意挥舞价格“利刃”必将使笔记本电脑市场风飞沙扬。如果笔记本电脑的乱降价伴随的是产品性能的降低,真不知道倒霉的是互相谩骂的厂商,还是可怜的消费者?
作者: bluecandle    时间: 2003-12-27 20:29
牵强的无以复加的解释……
作者: Jason    时间: 2003-12-28 09:35
:(
作者: 第二世    时间: 2003-12-29 16:35
我没有,单想要一台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