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国关的网速 [打印本页]

作者: asdf    时间: 2005-10-1 21:10
标题: 国关的网速
我有一次下载东西,突然发现网速500字节/秒\r<br>      我走人了
<br>
<br>
作者: 水钻    时间: 2005-10-1 21:13
而且
<br>和hotmail犯冲,总也打不开
作者: asdf    时间: 2005-10-1 21:31
我有一天就是连网址都打不开,
<br>本来是想找点资料去完成老师的作业的,
<br>这不是逼着我不做作业嘛
<br>
作者: JadeHebe    时间: 2005-10-1 23:34
just sucking
作者: 送水热线119    时间: 2005-10-2 13:27
网速就看你会不会用了~~~
<br>
作者: asdf    时间: 2005-10-2 17:36
<!--quote-送水热线119+2005-10-02 13:27--><div class='quotetop'>引用:(送水热线119 @ 2005-10-02 13:27)</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网速就看你会不会用了~~~<!--quote2--></div><!--quote3--><br>请指教!
作者: asdf    时间: 2005-10-2 17:36
我应该注意什么?
作者: fool mouse    时间: 2005-10-3 12:52
<p>寝室都能上了!但不知这道过完节,还能有几十K的下载速度啊???</p>
作者: WteRry    时间: 2005-10-3 18:44
这速度也太不稳定了
<br>要是能稳定在10k/s我就满足了
作者: swf82    时间: 2005-10-3 19:38
前一阵有300K下载速度,最近几天只有几K,郁闷
作者: 送水热线119    时间: 2005-10-3 21:01
<!--quote-asdf+2005-10-02 17:36--><div class='quotetop'>引用:(asdf @ 2005-10-02 17:36)</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请指教!<!--quote2--></div><!--quote3-->
<br>用网际快车,打上10000线程补丁,关掉被动模式,下载是设定到50线程就OK了~~~
作者: asdf    时间: 2005-10-3 21:06
~~~~?
<br>
<br>我是电脑盲
作者: kgm    时间: 2005-10-4 11:10
网速慢的原因太多了,带宽不够,交换机不够强劲,路由档次较低,网管素质不到,等等......
<br>有什么方法呢?首先要各位保管好自己的机器,不要让病毒在网络中乱窜;其次,不要使用BT,电骡等多线下载工具,这样只会享乐个人,苦了大家.再次,利用分时段,尽量不在常人用网时间用(呵呵,基本上不太可能);最后,是个好消息,十一过后会对网络进行扩容,可能增加一条非教育网专线,请双手合什,盼十一后领导的脑子不会因过十一而进水.
作者: 白鹤    时间: 2005-10-4 11:13
<p>一切都会好起来的~~</p>
作者: LNLL    时间: 2005-10-4 15:03
wo,so good
作者: asdf    时间: 2005-10-4 20:03
未来是美好的,
<br>现实是残酷的
作者: 忘者    时间: 2005-10-4 21:15
大哥们  听俺同学说教育网有个啥ftp有好东西  速度也快!!!
<br>大家去打听打听吧
<br>
作者: 52ganggang    时间: 2005-10-5 16:07
<!--quote-swf82+2005-10-03 19:38--><div class='quotetop'>引用:(swf82 @ 2005-10-03 19:38)</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前一阵有300K下载速度,最近几天只有几K,郁闷<!--quote2--></div><!--quote3--><br><p>还有这种好时候???</p><p>我现在慢的要死</p>
作者: asdf    时间: 2005-10-5 17:11
有一天就是sohu都开不了?
<br>
<br>汗!
作者: fool mouse    时间: 2005-10-7 10:55
<p>白鹤暑假不是说能自己拉的啦?我恨学校的网速!!!</p>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